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對于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共同富裕,釋放全社會創新潛能、推動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圍繞建設創業城市,青島不斷壯大創新創業生力軍,今年一季度,全市發放創業扶持資金1.36億元,政策性扶持創業1.12萬人,完成全年目標37%,引領大學生創業795人,創業擔保貸款規模達到11.85億元,奮力跑出創業城市加速度。
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讓“黃金政策”真正惠民
創新創業不是單一維度的比拼,更是綜合實力的競爭,建設一個成熟的創業城市更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產業、資本、人才、科技等各類創業要素互動耦合,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生態圈。一季度以來,青島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鼓勵創新創業的同時,更為創新創業主體提供切實有用的“優惠”。
為實體經濟創業創新蓄力,日前,青島制定出臺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動先進制造業“黃金18條”政策落地落實,新政策可實現“免申即享”,即對制造業單項冠軍、智能制造標桿等8項認定類政策,企業無需提報申請材料,即可獲取財政資金扶持,對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有助”“無擾”。此外,該政策還創新“畝產效益”評價結果應用,根據在國內率先將財政資金與“畝產效益”評價結果掛鉤,畝產效益綜合評價結果為優先發展類和支持發展類的企業所獲專項資金可按100%給予撥付,提升發展類企業按80%給予撥付,限制發展類企業不予支持,激勵倒逼企業高質量創新發展。向“效益好、貢獻大、占地少、能耗低”方向發展。
金融是創新創業的血液,投資是創新創業的“催化劑”和推動高新技術發展的引擎。青島不斷優化頂層設計,充實創投風投“含金量”,為創業城市建設引來源頭活水。
日前,市地方金融監管和財政部門印發《進一步支持打造創投風投中心若干政策措施獎勵實施細則》,針對“青島創投風投十條”政策2.0版中的獎勵條款,明確實施標準和執行路徑,拓展完善獎勵政策的內涵,有效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吸引更多國內優質創投風投機構來青落戶、展業。
鼓勵機構落地,對在我市落戶的符合條件的創投風投機構給予實繳規模1%的落戶獎勵,最高5000萬元;鼓勵投資本市企業,對注冊在我市的創投風投機構投資我市實體企業的,按其實際到位投資額的1%給予獎勵,不設上限;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對注冊在青島的創投風投機構投資青島種子期科技型企業,按照投資額的10%給予獎勵,每家管理人每年累計獎勵金額最高500萬元;鼓勵人才引進,對符合條件的創投風投高管人才給予多樣化獎勵……一攬子舉措力求將最優質的產業資源、最可靠的資本支撐、最優化的營商環境提供給來青發展的創投風投機構,迸發創投風投活力,為創業創新厚植土壤。
強化人才強青,讓“第一資源”轉化“第一動力”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一個城市的創新創業動力,來自于人才的智慧動能。
在青島(市北)博士創業園,去年新成立的青島泰博恒生物醫藥科技公司不斷傳來好消息——已開發針對惡性腫瘤的3個候選藥物和1個針對肺纖維化的候選藥,均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這也讓美國博士后留學歸來的欒業鵬格外欣喜。
“在外求學多年,但回國回青一直都是我的夢想,尤其是能將自己學業成果轉化為切實可用的醫藥產品,是我最想要實現的愿望。當然,這一切的成績離不開家鄉的支持。”欒業鵬表示,將自己的創業項目落戶在青島(市北)博士創業園后,市北區政府和市北區人社局不僅為他提供連續三年的免租支持以及全方面的資源、政策服務,還為其打造了人才創業的零門檻服務,讓他可以無后顧之憂地安心研發及產業化工作。“別看我們只有短短一年運營時間,但公司已經吸引了不少相同志向的青年人才,相信我們的創業項目也會很快開花結果。”欒業鵬說。
聚焦構建一流的人才發展生態,建設國際人才交流合作重要樞紐平臺,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海洋人才中心城市,今年一季度以來,全市創新發起“青雁歸巢”行動,進一步提升青島籍學子回青就業意愿。目前,全市范圍已推送710多家優質企業的實習見習及招聘崗位1.2萬個;開展名企游學活動30場次,現已有245名青島籍大學生參加。
不僅如此,青島今年一季度還啟動了“唯才唯青島·青聚英才”2022年青島市青年人才春季招才引智專項行動,發布我市800余家企業的逾6000個人才崗位,需求人數超4萬。舉辦“青鳥計劃•唯才唯青島”2022年青島市青年人才“云上招聘會”啟動儀式暨首場活動。通過“空中通道”為青年人才提供230多家優質企業5000多個崗位,吸引120萬人次線上觀看。
同時,發揮青島市青年創業導師團作用,有序開展創業培訓、創業宣傳、創業輔導、結對幫扶、政策調研等工作,全面助力青年創新創業。進一步優化青島市“人才服務一件事”聯辦平臺,聚焦青年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務事項,通過政策找人的方式,提高各項人才服務事項和政策兌現經辦效率,持續提升服務精準度。
優化創業環境,打造全鏈條創業生態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創新創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鏈的助力加持,只有嵌生在產業鏈中的創新創業,才有落地生根的載體,才能更好地實現經濟和社會價值。
為了更好地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的相互依存、彼此融合、共同演進,今年青島面向全市民營和中小企業組織開展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我與企業共成長”活動,并于2月17日開展“我與企業共成長”系列活動首場“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對接交流會成功舉辦。鏈主企業海爾智家發布34項產品技術合作需求,至亞美萊、中特科技等30家企業與海爾智家進行產品技術對接交流。至亞美萊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薄膜類產品原本僅應用于高鐵和高端建筑領域,交流會一下打開了家電行業新的市場空間。
“通過‘卡位入鏈’,我們的創新型產品可以進一步開拓家電和汽車等民用領域功能薄膜市場,在家電領域實現個性化外觀的訂制,在汽車領域可生產隔熱膜、改色膜和隱形車衣等。”至亞美萊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營造良好的城市創新創業生態,不僅要集聚全市創業資源要素,打通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更要不斷優化服務,搭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共創業服務體系。
今年年初,青島創業總部首批創業孵化平臺和創業扶持平臺入駐簽約。首批入駐平臺既突出創業孵化和公益性創業扶持功能,又強調自帶創業流量、產業資源、服務能力,成為全市創業者們背后的“支持力量”。
不僅如此,青島也在積極籌備中國(青島)國際菁英創業創新大賽、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選拔賽等大賽,做好大賽項目跟蹤扶持工作;圍繞開展創業科普、創業啟蒙、創業指導、創業培訓等創業教育,優化升級“創業第一課”大講堂品牌,組織創業沙龍等活動,全方位展示青島創業城市風采……在青島,創業正成為一件人人都能做的事情。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國家級創業示范城市的目標,進一步統籌各類創業政策資源,健全創業城市服務體系,強化創業教育培訓,優化創業金融支持,在更高層面、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建設創業城市,為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積蓄創業創新動能。”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9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8
頭條 22-05-07
頭條 22-05-07
頭條 22-05-07
頭條 22-05-07
頭條 22-05-07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30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
頭條 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