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中青校媒一項調查顯示,83.02%的受訪大學生會因收獲喜悅和內心滿足而為興趣買單。手辦、盲盒、潮玩、文創(chuàng)……這些在傳統(tǒng)消費觀念中可能不被考慮的產品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吃香。
主持人語
姚澤金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
伴隨著消費主體的迭代、消費觀念的變化,以興趣為特征的消費行為開始火爆。但是,在追求“興價比”的同時,也應當保持理性,適度消費,莫忘“性價比”。“性價比”不僅僅表現(xiàn)在理性消費上,還要能夠辨析購買沖動。三名大學生從不同角度對興趣消費現(xiàn)象進行了討論,讓我們一窺大學生的消費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消費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為興趣愛好付費的行為在年輕消費群體中越發(fā)普遍,手辦、盲盒、潮玩、文創(chuàng)等難以被傳統(tǒng)消費觀念所接受的物品逐漸獲得更大的市場。
為興趣愛好付費本身無可厚非。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后,人們完全可以依照個人興趣,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感。“興價比”導向的消費是一種能夠滿足精神、情感需要的方式。因為有“喜歡”因素的加持,加上興趣消費型物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屬性,在后續(xù)的使用過程中帶來了生活質量的提升、愉悅心情的持續(xù)等一系列功效,滿足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延續(xù)。
但在進行消費前,一定要冷靜思考,分清消費的驅動力究竟是個人興趣,還是受到了其他非理性因素的干擾。有些人進行消費并非出于個人的喜好,而是受到了跟風、從眾心理的驅使,希望通過消費行為獲得認同感;有些人則是在不自覺中落入了消費主義的圈套,在商家、平臺的誘惑下失去了理智與判斷力。這樣的沖動消費所獲得的滿足感是無法持續(xù)的,后續(xù)反而可能受到后悔、焦慮等情緒的困擾,也不符合“興價比”消費的內涵。
與其說“興價比”導向的消費是感性的,不如說這是一種感性外殼包裹的理性消費。消費是一種多維度的行為。消費者因為“喜歡”等情感因素而進行消費活動,并因此獲得了情感方面的滿足,這非但不是非理性的表現(xiàn),反而體現(xiàn)了新興消費群體對個人精神世界的重視,總體而言是一種良好的消費取向。要注意的不是“興價比”型消費,而是打著興趣幌子的沖動消費。
《中國教育報》2022年04月19日第2版
【來源:中國教育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9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
頭條 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