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的早晨
樊振家
龍門山下,伊河醒得特別早。
它像一條巨龍蜿蜒在香山腳下,
奔騰不息流向黃河。
西山的禹王泉水,無窮地噴涌,
給游人以甘甜。
龍門橋上灑滿霞光,
車輛南來北往;
一車車農副產(chǎn)品送往城市,
滿載農用物資和消費品的車流馳向農村。
小學生一隊隊迎著晨曦向學校行進,
甜甜的歌兒徜徉在山谷和藍天。
紅彤彤的小臉像盛開的牡丹,
使祖國的明天更加芬芳。
龍門的春夏秋冬都是青色的:
青青的伊河水,青青的禹王泉,
青青的翠柏,青青的石窟,
這里的一切永遠長青。
(注:當時樊振家因病在龍門療養(yǎng)院療養(yǎng))
今年91歲的樊振家老人,是洛陽理工學院退休副教授,他自創(chuàng)健身操鍛煉身體,已堅持10余年,現(xiàn)在身體倍兒棒,能一口氣做20多個俯臥撐。平時,他在讀書看報、摘抄報紙文章之余,還寫詩自娛。
樊振家老人做俯臥撐
1956年,見證洛陽理工學院前身之一建校
昨日,記者應邀來到樊振家老人家中,眼前的他一點兒也不像91歲的老人——雙目有神,皮膚細膩,頭上有許多黑發(fā),步伐矯健,說話聲音洪亮。
樊振家是湖南省郴州市安仁縣人,1956年7月從東北師范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三門峽水力發(fā)電學校任教。他的妻子安鳳賢今年85歲,遼寧省錦州市人,1959年從沈陽建筑材料工業(yè)學院(今沈陽建筑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洛陽建筑材料工業(yè)學校工作。
“三門峽水力發(fā)電學校存在的時間不長,但它是洛陽理工學院的‘根’?!狈窦一貞浀溃瑢W校辦學條件簡單,學生數(shù)量不多。1957年,學校搬遷到洛陽,更名為洛陽地質勘探學校,他跟著學校一起來到洛陽,工作生活至今。
此后,該校又先后改名為洛陽建筑材料工業(yè)學校、洛陽建筑建材工業(yè)??茖W校,1993年更名為洛陽工業(yè)高等??茖W校。2007年3月,經(jīng)教育部批準,洛陽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與洛陽大學合并組建洛陽理工學院。
據(jù)洛陽理工學院官方網(wǎng)站記載,1956年,電力工業(yè)部三門峽水力發(fā)電學校正式成立,將三門峽陜縣(今三門峽市陜州區(qū))作為學校校址。1956年9月1日,首批學生451人進入學校學習,分為水利工程建筑、建筑機械與裝備兩個專業(yè),共10個班級。當時條件很差,教室是借用陜縣糧食局廢棄的倉庫,學生散落住宿在陜縣廢棄的窯洞或居民家中,餐廳是臨時搭建的草棚。雖然環(huán)境艱苦,但能投入學習,大家都很開心。提前到校的20名學生和老師們一起冒著酷暑,開展建校勞動,自己動手除草、拉磚頭、砌墻,同學們都非常珍惜學習機會。
[1]
【來源:洛陽網(wǎng)】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6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
頭條 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