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獲悉,青島于近期出臺了《關于促進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結合我市“十四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部署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0%;爭取3年內建設3-5個國家級、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持續擴大夜間文旅消費規模。
《實施意見》以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實施數字文旅戰略,推動文化、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豐富文化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激發文化旅游消費潛力,提高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對城市發展貢獻度,助力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內容包括總體要求、重點領域、支撐體系、保障措施四部分。
總體要求部分:結合我市“十四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部署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0%;旅游業快速恢復,質量、效益穩步提升;重點領域部分:包括影視產業、音樂演藝、創意設計、數字文旅、海洋旅游、融合業態旅游等六個方面;支撐體系部分:擬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工程、產業載體提質工程、產業服務平臺打造工程、文旅消費提升工程、文旅金融服務創新工程、文旅交流營銷工程等六大工程。
市場主體培育工程
推動文化旅游企業在國內主板、創業板、科創板掛牌上市,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培育“領航型”骨干文化旅游企業及互聯網游戲服務、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數字出版等行業領軍企業。統籌整合文化旅游資源,引進社會資本,采取股權多元化方式組建大型文旅產業集團化企業。
重點支持3家以上優質企業高起點布局文旅板塊。培育具有較強創意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小微文化旅游企業,形成富有活力的企業集群。吸引文旅總部企業落戶,引進和培育文化旅游“獨角獸”“瞪羚”企業。
建設創新與創業結合、孵化與投資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文旅服務平臺,支持各類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載體打造文化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產業載體提質工程
鼓勵創建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加強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規范化建設,支持新建、改建一批文化產業園區。支持創建國家級、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旅游休閑街區。
發揮大項目龍頭帶動作用,圍繞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產業鏈建設,利用3-5年時間,謀劃建成一批文化旅游大項目,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吸引國內外知名文旅運營商加盟,做實做強文旅特色園區、街區等項目類型。支持國家“一帶一路”文化旅游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建設。
產業服務平臺打造工程
鼓勵打造數字藝術展示交易平臺,支持文化產權和版權交易平臺做大業務增量。打造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文旅融合發展平臺,強化區域合作,聯合打造“仙境海岸”品牌。
做精做優青島國際啤酒節、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青島國際版權交易博覽會、青島國際影視博覽會、國際戲劇學院獎、青島海洋婚戀文化周、青島大澤山葡萄節等節會活動,打造文旅節會平臺。培育“膠東之禮”旅游商品品牌,推進“新零售+”模式,打造特色鮮明的商品銷售平臺,逐步搭建文旅商品品牌化運營體系和銷售網絡。
文旅消費提升工程
積極培育定制消費、智能消費、互動消費等新模式,發展云娛樂、云直播、云旅游等新型消費形態,支持文旅企業開發建設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游消費設施和場所。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美術館、博物館、劇場、音樂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體驗設施以及酒店、旅游民宿、城市旅游服務中心等旅游接待設施,鼓勵旅行社引進游客。
組織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支持實體書店建設,豐富文旅消費供給。爭取3年內建設3-5個國家級、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持續擴大夜間文旅消費規模。深化文旅消費促進活動,發放惠民消費補貼,推出景區門票優惠、演出門票打折等促銷措施,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文旅金融服務創新工程
深化文化、旅游與金融合作,爭創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探索合作新模式。設立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務中心,為文化旅游企業提供“一站式”便捷金融服務。利用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緩解文化旅游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鼓勵文化旅游企業購買相關保險產品。鼓勵商業銀行設立文化旅游特色專營機構,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精準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拓展文化旅游企業融資渠道,擴大企業直接融資規模,支持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資基金發展,對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給予財政資金股權投資支持,鼓勵企業債權融資,推動企業上市融資。
文旅交流營銷工程
建立具有青島特色的文旅品牌市場開發體系,實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城市之間的國際交流合作機制。深度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積極推動膠東經濟圈文旅一體化發展。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建設文化保稅功能區,支持青島自貿片區、上合示范區等利用功能優勢打造1—2處對外文化貿易基地。
落實“城市營銷推廣合作青島共識”,深化與國內重點在線旅游(OTA)、旅行社合作,全面拓展青島旅游客源市場。支持文化旅游企業參加境內外文旅專業展會。
保障措施部分:包括完善工作機制、加強財政支持、強化智力支撐、提升發展環境等內容。(記者 朱穎)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3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2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
頭條 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