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鄭州4月9日電(崔新娟 徐宏星)小廣場、景觀亭、健身園……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同心街幾個小區內,亭臺樓閣,處處風景,居民休閑娛樂,好不愜意。但在幾年前,這里因環境臟亂、設施落后、道路破損,不少住戶曾棄房不住。如今的一切都得益于當地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近年來,溫縣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提升百姓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超前謀劃、因地制宜、批次改造,并鼓勵居民對改造過程全程監督,激發全民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熱情。
在改造過程中,溫縣堅持“量體裁衣”,實施“一樓一策”“一區一景”,從建筑本體改造、公共空間優化、綠化景觀更新、便民設施提升、補齊社區短板五方面入手,既留住鄰里間的記憶,又增添了便民功能和時尚氣息。同時,選出年代最久、環境最亂、空間最小的小區,改造提升為“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特色鮮明”的完整居住社區,以打造“樣板工程”。
“我們樓院的黨群議事會在樓院改造、長效管理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溫縣弘達社區居民薛士儉說,“在排污管道施工中,黨群議事會邀請群眾與施工方一起出謀劃策,僅用兩個月就完成了管網改造和路面改造工程。”
在日常管護上,為避免小區改造后依舊出現無物業管理、無維修管養經費等問題,溫縣堅持前期改造與后期管理相結合、樓院改造與社區建設相結合,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貫穿于小區的后續管理和運營維護全過程,通過成立業主委員會、社區托管等方式,引導公益性、服務性組織為廣大居民提供治理服務,使居民從小區管理的“局外人”變身為“主人翁”,激發了社區治理的內部力量,探索出“黨建引領居民自治”新模式。
截至目前,溫縣列入中央、省級財政資金補助的74個老舊小區已全部完成改造,受益居民4000余戶,實現了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美麗嬗變。
【來源:新華社】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9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