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記者 劉慧麗 實習生 周山巍
考試中,每次陪孩子復盤,你有沒有聽到熟悉的回答:“我太粗心了,這道題會做,就是算錯了!”
打住!把過錯歸結于“粗心”,就會掩蓋很多真相。
家長們別讓孩子輕易原諒自己,數學失分,真正原因在這里!
來,咱一起去聽聽各位名師的分析。
失分原因找到了,還有應對方法,快收藏
孩子考試沒考好,家長可千萬不要上來就批評,也不要輕信孩子說的“粗心”。
要帶著孩子去復盤,對照一下名師給的各項失分類型,針對性攻克。
1.做題習慣不好
表現:
孩子總是“想當然”,特別是考前進行了大量練習的孩子,更容易養成按照習慣做題的壞毛病。
鄭州中學首屆中科班班主任、鄭州市優秀班主任、鄭州市骨干教師、鄭州市教研室評價學業水平監測專家組成員殷成斌總結,不良的解題習慣包括:
算前不認真審題,沒有讀懂題意盲目求解;
算中程序混亂,解題時毫無章法,涂涂改改,手忙腳亂然后一事無成;
算后沒有及時的檢查與反思。
解決辦法:
認真分析題意,算前讀懂問題的本質。
算中合理規劃好演草紙,按照一定的順序一道道的驗算下去,技能提升思維的品質,又方便與解題后的檢查.
仔細對待每一道常見題,不可產生“輕敵”心理。
2.知識型錯誤
鄭州市第九中學高二數學老師鄭艷認為,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1.)對新知識的掌握不牢靠,對知識點的運用不夠熟練。
(2.)理解不透徹,懂而不會,同類變式就會再錯。
(3.)混淆知識點。
解決辦法:
孩子應當在每次解題過程中畫出圖例,構建圖式,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逐漸掌握對知識點的理解。
另外,鄭州市實驗高級中學數學老師宋利強認為,學生之所以會對知識點產生混淆,不單單是因為在數學知識體系中存在著相近或相似的知識點,其本質上是對知識體系概念的不清楚,不完善。
“因此一定要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程度,做到常用知識點爛熟于心,冷門知識點判斷清晰,在日常做題時盡量用紅筆標注重點的詞語和知識點,做題時要細心思考,多作對比。”宋利強說。
3.計算不過關
表現:
“說到數學計算,多數學生都會頭疼,計算貫穿整張試卷不說,特別是最后幾道大題,不會計算你都不知從何入手。”
宋利強透露,常見的計算錯誤主要是:上下行的抄錯、加減運算算錯、不知道檢驗、算出的數據不能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復雜的運算沒有勇氣面對等等。
解決辦法:
七步攻克“計算關”。
每一步運算盡可能化到最簡(整體運算除外)。
第二、能整體運算不要拆分運算。
第三、要有意識地鍛煉預判能力和估算能力。比如,當出現結果和預判有出入的時候就要認真細心地檢查。
第四、要熟練掌握一些常規運算中易出錯的地方。
第五、要有檢驗的思想,學會對自己的結果負責。檢驗常用的方法有:特殊值法、特殊點法、特殊位置法等等。
第六、細心大膽是運算中避免錯誤的必要條件。有一句話“大膽猜測,小心求證”很適用于數學的運算和解題。
第七、熟練掌握常用公式。
數學沒有捷徑可走,平常這樣做,考試不用愁
學生的學習只是一個個課本知識點的孤立積累,缺少必要的聯系會導致孩子做題舉步維艱。
不少名師都會發現,很多學生單元檢測都能夠獲取高分,一旦到期末考試,整體試題較為綜合,成績就不行了。
“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夠學成珍珠,但就是缺少串聯珍珠的繩子。”殷成斌說。
應該怎么辦呢?
學生對學習的每一個單元,結束后要進行系統的復習,要構建知識體系,能夠畫出知識樹,找到每一個知識點的前后的聯系。
此外,宋利強老師也認為,數學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日復一日地練習,細心耐心地總結,才能慢慢提升,穩穩進步。
“沒有一定量的練習是不可能形成穩定的思路的,更不要談能高效快速的解決對應的問題了。”宋利強說。
那么,究竟要如何進行總結呢?
宋利強總結了以下兩點:
1.制作一個活頁糾錯本
在這個錯題本上,學生要分題型用分頁紙隔開,并按照高考大題分類,之后是小題分類,記錄常考題型的典型思路和方法,記錄對自己有提高思維的有意義、有創新的題型。
另外,學生一定要記錄自己對此題的認知和分析,經常翻看,及時增補知識點。
2.對于一些問題的思考,一定要學會與同學溝通與老師交流,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想法才是在考試中最容易形成的思路,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思路的對錯與優劣,當自己搞不清楚就找老師尋求幫助共同解決。”
宋利強說,別人的方法再好,只能起到借鑒模仿和學習作用,若不能將自己思路理清楚那么在考試中依然要面臨無思路、無想法的局面。
【來源:河南商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