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通報7起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及制售偽劣食品、假劣減肥食品等。公安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2021年共破獲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1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3萬余名,公安部掛牌督辦的103起重大案件也于2021年全部告破。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公安機關會同農業農村等部門聚焦重點農產品,重拳打擊農獸藥殘留超標、肉制品摻雜摻假等犯罪活動。在典型案例中,河南安陽申某某制售偽劣牛肉制品案涉及肉制品摻雜摻假行為。
在河南安陽申某某制售偽劣牛肉制品案中,申某某等人以開設食品公司為掩護,將購進的馬肉等解凍分割、添加輔料腌制后假冒牛肉制品對外銷售。2021年1月,根據群眾舉報,河南省安陽市公安局搗毀生產、加工窩點3處,現場查獲偽劣牛肉制品800余噸。
據介紹,公安機關2021年共破獲食用農產品犯罪案件18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800余名。同時,公安機關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執法行動,受理行政部門移送涉嫌食品犯罪案件2000余起。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積極打擊“網紅”假劣食品犯罪。在該批典型案例中,湖南某食品公司制售偽劣食醋案、江蘇鎮江殷某等人偽造食品經營許可證入駐網絡外賣平臺案,與網絡平臺經營飲食相關。
在湖南某食品公司制售偽劣食醋案中,2021年10月,因該公司與網絡銷售平臺簽單,銷量急劇上升。為避免因食醋供應量達不到簽單要求而受損,該公司主要經營人合謀通過違規添加冰乙酸生產食用醋。2021年12月,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公安局根據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線索偵破該案。
在江蘇鎮江殷某等人偽造食品經營許可證入駐網絡外賣平臺案中,犯罪團伙使用“營業執照生成器”軟件大量偽造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帶有國家公文印章的電子證照,與某網絡外賣平臺工作人員相互勾結,入駐網絡平臺經營網絡餐飲。江蘇省鎮江市公安局偵破該案時,查實假證照1200余份。
在典型案例中,浙江杭州朱某某等制售偽劣調味品案和四川巴中“8·19”制售假冒品牌木耳案,涉及假冒品牌行為。
在浙江杭州朱某某等制售偽劣調味品案中,朱某某等犯罪團伙自2019年起低價購入雜牌劣質雞精、味精和食鹽等,生產假冒品牌調味品對外銷售。今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偵破該案,現場查獲假冒品牌調味品3噸、原料10噸、包裝材料13萬余件。
在四川巴中“8·19”制售假冒品牌木耳案中,葉某某以某銀耳公司授權為掩護,伙同他人非法制造某品牌木耳包裝袋,將從河南、福建、陜西等地采購的銀耳、木耳、姬松茸等商品封裝,假冒品牌商品對外銷售。四川省巴中市公安局現場查獲假冒某品牌包裝袋13.2萬個以及標簽、傳單等12.9萬份。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隱患,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昆侖2022”專項行動,進一步聚焦打擊農獸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網紅”假劣食品等突出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動,始終保持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壓震懾態勢。
【來源:農民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8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