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踐行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發現生活中蘊含的教育價值,為幼兒提供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機會,從而促進其生活、勞動、學習等各方面全面發展。鄭州市實驗幼兒園惠濟園區的菜園子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探究地之一,他們每天都會去澆水,觀察菜地里各類青菜的生長情況。大二班寶貝們在菜園子里種了香菜,在微風拂面的春天,在孩子們的照顧中,一園香菜已經長得郁郁蔥蔥,很是誘人。“老師,香菜已經長得這么高了,是不是可以收獲了?”“老師,咱們用香菜能做什么美食呢?”在孩子們的期盼中,他們開啟了一場自制美食之旅。
看我們種的香菜長得多好
香菜能做什么美食呢?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出了很多主意,最后大家選擇做香菜炒雞蛋,有些平時不愛吃香菜的孩子也激動的投入到活動中。大家一起從菜地里摘菜、蹲在地頭兒擇菜,收獲了好多香菜。到班里后孩子們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打雞蛋,然后將雞蛋和香菜攪拌在一起,放進煎鍋里,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在煎鍋里慢慢變化,散發出香味,孩子們專注操作,耐心等待食材變成美食的過程,和小伙伴們一起勞動后的快樂與成就感洋溢在每張笑臉上。美食做好端上餐桌,每個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
我們一起把香菜清洗干凈
老師們將孩子們勞動的照片分享到班級群里,家長們紛紛回應“我家寶貝在家一點香菜都不吃,這自己的勞動成果吃得這么好!”“這樣的活動太好了!”
在孩子眼中,沒有嘗試過的事情總是那么有趣,他們用善于發現的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用靈巧的小手探索世界。通過菜園里的勞動、制作過程中的分工合作,在這樣自然勞作中提高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他們對自然食材的熱愛,更激發了他們的勞動熱情。
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
大自然給孩子們提供了真實而有趣的學習環境,而“實踐”則給予了孩子探索學習的武器。抓住生活中適當的教育契機,將學習和實踐相融合,讓孩子親身感受動手參與的快樂,孩子們便擁有了美好的童年回憶。(通訊員 袁霄)
【來源:大河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