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各地區各部門下大力氣強化政策、優化服務,克服農資上漲、不利天氣等因素影響,努力降成本、增效益,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為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鉅橋鎮三里屯村地頭,種糧大戶楊同芳一邊忙著給麥田澆水、追肥,一邊說:“人勤地不懶,麥苗‘吃飽喝足’,才能長得壯實。你瞧,正拔節往上躥呢!”
這茬麥子,楊同芳沒少揪心。受去年洪災影響,他種的100畝小麥播種晚了20天。年后到麥田里一轉,他發現晚播麥次生根少、扎根淺,長勢偏弱。正在楊同芳犯愁的時候,淇濱區農技員李順利來到了村里。
在“田間課堂”上,楊同芳率先向李順利提問:“農資漲了,還要弱苗扶壯,今年種麥還有賺頭嗎?”
楊同芳算起成本賬:“通常每畝麥種成本60元,晚播加大播種量,成本多了10元;化肥價格上漲,每畝成本增加30元;再算上整地、人工等投入,一畝地生產成本達到750元。”
“只要科學管理到位,晚播不減產、效益不減少是可以實現的。”李順利掰著手指算起收益賬,“按畝產550公斤算,參照今年市場平均收購價2.6元/公斤,畝產值約1430元。區里實施小麥植保統防統治,農戶每畝可省20元,加上各類補貼,再扣掉其他投入后,每畝地能掙五六百元。”
收益賬算得明白,楊同芳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可地里的弱苗轉壯有啥好招?李順利說:“苗情弱不怕,咱們一起科技扶壯,課后到你家麥田看看去!”
在楊同芳家的麥地里,李順利蹲下身,拔出一棵麥苗。“你瞧,這棵苗才有兩個分蘗,是典型的弱苗。得加強水肥精細管理,促苗早發快長,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數……”李順利現場開起“藥方”,楊同芳頻頻點頭,把技術要點全部記在心中。
“最大限度保產量!”淇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董長江說,今年區里按農業農村部要求啟動了“科技壯苗”專項行動,摸底制作冬小麥苗情表和分布圖,精確到地塊,掛圖作戰,靶向施策。5個農技指導組蹲點包片,分赴鄉鎮現場指導,培訓農民9500余人次。區里扶持指導各村“田保姆”,出動植保無人機統防統治,噴施肥、藥6萬多畝。
“農技服務助春耕,降成本、提信心。”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技術推廣處處長崔江浩說,當前冬小麥區晚播麥苗已安全越冬,苗情轉化整體好于預期,還要采取綜合措施強化幼苗長勢管理,培養健苗壯苗,做好春旱、春寒及病蟲害防控工作,攻穗數、保粒數、增粒重,力爭夏糧豐收。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沈衛中
校對:李慧
審核:馮麗敏
總值班/監制:靳麗娜
【來源:鶴壁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