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塑料薄膜,撥開稻草,一朵朵赤松茸正破土而出……近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首家林下赤松茸種植大棚內,碩博農業公司技術人員李鋒正在仔細察看赤松茸的生長情況。
這個赤松茸種植基地建在川匯區國儲林下,每年可產出赤松茸70多萬公斤,畝均效益3.6萬元。川匯區耕地少,農業體量小,國儲林卻有1.2萬畝。為有效利用這一資源,川匯區緊貼鄉村振興政策,探索國儲林農業循環經濟。他們根據國儲林下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聘請專業農技人員,創新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增加國儲林項目整體經濟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像川匯區這樣的特色產業,已在周口遍地開花,成為鄉村振興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擁有“中原菜都”之稱的扶溝縣,特色種植初具規模。該縣確立“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發展產業化、過程綠色化、產品品牌化”的發展思路,持續推進蔬菜產業發展,使“中原菜都”金字招牌更亮。扶溝率先利用韭園鎮韭菜種植歷史悠久的優勢,由技術能人掛帥,成立韭菜研究所,流轉土地,打造韭園韭菜小鎮。
該縣將蔬菜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按照資金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的方式,整合各種資源,突出一鄉一業,相繼打造“中原溫室第一鄉”“西蘭花小鎮”“紅辣椒小鎮”等,推動蔬菜產業由大變強,讓特色產業長期惠農增收。目前,扶溝縣有蔬菜生產合作社128家,千畝以上蔬菜園區12個,年育菜苗量5000萬株以上的現代化育苗工廠12家,蔬菜種植面積52萬畝,年產量370萬噸,產值46.8億元,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西華縣把胡辣湯作為特色品牌,打造成集加工、銷售、就業、種植、養殖服務于一體的富民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全縣新建省市級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11個,新增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綠色食品標志9個,發展過程農業10萬畝;形成逍遙鎮萬畝香蔥生產基地、艾崗鄉10萬畝小辣椒生產基地,以及奉母鎮粉條、田口鄉黑木耳等30多個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我們將立足實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依托鄉村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打造鄉村產業品牌,以品牌效應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帶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周口市鄉村振興局局長胡國勝說。(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楊子佩)
【來源:經濟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
頭條 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