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珠江新城、琶洲西區(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國際金融城“黃金三角區”的臨江大道-閱江路過江隧道,計劃今年12月1日開工,施工工期1095天。隧道北連臨江大道,南至海洲路,可通琶洲西區地下空間,預留往北延伸銜接馬場路的條件。21日,工程總承包(EPC)及運維服務(三年)項目開始接受投標登記。
居于兩座大橋中間,串聯“黃金三角區”
臨江大道-閱江路過江隧道北起臨江大道,下穿珠江、閱江路,南至海洲路,路線長約1.3公里。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設計車速40公里每小時,雙向四車道,采用小客車通行標準。項目是天河與海珠跨區域交通的一條重要走廊,打通琶洲西區(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國際金融城、珠江新城組成的黃金三角區之間的交通轉換。
為什么選擇臨江大道與海洲路作為接線路段?工程初步設計總說明指出,隧道總體根據規劃路網的線位進行設計,該線位能夠最大程度地串聯黃金三角區。廣州發展核心增長極呈現沿珠江帶狀發展,珠江北岸臨江大道作為連通珠江新城、獵德-潭村居住組團、國際金融城等核心功能區的東西走向城市次干道,能夠最大限度發揮過江隧道的交通集散能力。
另外,珠江(琶洲西區段)兩岸現狀過江通道為獵德大橋與華南大橋,二者間距約2公里,選擇在中間位置的海洲路線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過江隧道的交通分流作用。而且海洲路作為琶洲西區(互聯網創新集聚區)中示范區與配套區的分界道路,承擔著集聚區不同分區集散交通的主要部分,過江隧道在海洲路接地能夠輻射到整個集聚區。
工程初步設計總說明稱,項目已經進行發改專家評估會、協同會審意見征詢、道研中心專家評審會,目前已按照相關意見優化方案,工程線位及總體方案基本穩定。
北岸遠期通馬場路,南岸可接琶西地下空間
在北岸,隧道設置兩條匝道,東出西入對接臨江大道,預留繼續往北的接口。圖紙顯示,工程遠期接馬場路,在海明路、平月路口南側出地面。接上馬場路之后,南北方向的車輛不必在臨江大道掉頭,提升通行效率,也減少對臨江大道帶來的交通壓力。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結果,隧道北岸東、西兩條出入口匝道建設前后,凱旋新世界等小區屋外噪聲強度增大,需采取降噪措施。若采用被動降噪措施,小區住戶內安裝隔聲窗較困難;因此采用主動降噪措施,隧道敞口段加裝全封閉式隔聲屏。
在南岸,隧道東側鄰近琶洲西區(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地下空間(含地下車庫)。工程比選推薦方案為,隧道主線雙向四車道在海洲路接地,地下空間車庫設置四條聯絡通道,兩條接海洲路地面,兩條接隧道主線。該方案完全滿足地下空間項目訴求——既接隧道又接地面,需占用周邊地塊約820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海洲路東側的琶洲西區(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地下空間。項目正在建設,主體工程包含地下兩層,總建筑面積約59000平方米。負一層為商業餐飲廣場,配套公共人行步道連接周邊建筑負一層及地鐵18號線站廳。負二層為停車場,分別在東西設置兩個車輛出入通道,東出入通道接閱江路,西出入通道接海洲路,擬與臨江大道-閱江路過江隧道相連。
隧道沉管預制方案為國內首次采用
臨江大道-閱江路過江隧道自北往南穿越珠江航道,江面寬約400米,離北岸約100米處為100米寬的航道。目前水底隧道工程一般采用圍堰明挖法、礦山法、沉管法和盾構法等工法。
圍堰明挖法需封閉航運河道,不適合本工程。礦山法在淺層地質通過時,施工難度大、風險大,造價高;從深層地質通過時,導致隧道與兩岸接線非常困難,且施工難度和風險依然不小,也不適用。盾構法由于埋深較大,兩岸接線困難,且隧道與地鐵18號線結構豎向沖突,同樣不適宜。
沉管法在江底埋深較淺,兩岸可與現狀道路高效銜接。建設期間可實現多工作面同時作業,使工期大大縮短,具備可行性和和合理性。廣州的珠江隧道、侖頭生物島大學城隧道、洲頭咀隧道都是采用這一工法。
項目目前計劃采用的沉管預制方案,在國內是首次嘗試。390米長的隧道由四節鋼制沉管拼接,沉管在船廠制作鋼殼,澆筑部分混凝土,拖運至隧道施工現場附近的碼頭,浮態澆筑剩余混凝土,然后沉放對接,拼成隧道。其中,浮態澆筑是全國首次運用,需要解決一系列技術難題。
與其他方案相比,鋼殼沉管(二次澆筑)方案造價最低,為13.27億元,工期最短,僅36個月。工程疏浚量小,僅57萬立方米,其他方案均超140萬立方米。施工只需占用少量岸上用地,對以后類似工程具有借鑒意義。而且空間利用合理,符合總體小凈高的功能需求,滿足城市核心區用地緊張、航道水深淺的特點。
有軌電車往南改道30米,或停運10天接駁
因珠江南岸隧道施工與有軌電車和閱江西路相交,需分階段進行交通疏解。首先是閱江西路向南改道,按照雙向三車道通行,通過限制車速30公里每小時。根據基坑施工情況,往南調整有軌電車琶醍至南風區間的線路,較現行線路偏移約30米,需停運10天進行接駁施工。公共交通保持現狀不變。慢行交通經閱江西路南側通行。
完成上一階段施工之后,將圍蔽閱江路南幅車道進行剩余段的隧道施工。本階段閱江西路南幅封閉,北幅通行,按照雙向三車道通行,通過限制車速30公里每小時。有軌電車恢復原線位通行。公共交通保持現狀不變。慢行交通經閱江西路南、北側通行。
值得注意的是,地鐵集團在意見復函中建議,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深化有軌電車不停運和改線設計方案,做好經濟、技術比選。初步設計總說明在最后一章提到,要進一步穩定落實南岸與有軌電車沖突段實施方案。(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2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