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沁陽體育中心男廁安裝全景落地窗,人在廁所,外面風景一覽無余。還有人稱從外面貼近窗戶往里看,也能窺視到廁所內部,有泄露隱私之嫌。網友拍攝視頻顯示,在一廁所內安裝著一塊全景的落地窗,從廁所內部透過玻璃看外面,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外面的行人、車輛盡收眼底。有市民在視頻的評論區稱,該體育中心的女廁所也是這種落地窗。(3月20日極目新聞)
對此,沁陽市教體局工作人員回應稱,當時設計理念采用這種玻璃是從外面看不到廁所內部的,除非很刻意地貼近玻璃去看,正常行人從廁所外面路過是看不到的。他們將去現場查看情況,嘗試采取新的方案,對玻璃進行改進。
據了解,沁陽體育中心于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里面的男廁全景落地窗何時安裝,還不得而知。廁所的基本功能是“方便”。假如使用者“方便”的同時,可以欣賞美景、愉悅心情,自然“錦上添花”。問題是,如果有泄露隱私之憂,則另當別論。你“方便”之時,他人可以透過玻璃“一目了然”,換誰都難以“放松”,除非你有“露陰癖”。
這種“透明廁所”是舶來品,21世紀初由芬蘭設計師創造。其設計初衷是:“讓每一個使用者養成衛生習慣”。因為如果你使用后不整理或把它弄臟了,一旦你走出公廁,就會立刻被路上的行人看到,那會讓你非常尷尬。“透明廁所”正是巧妙利用人的知恥心理,讓每個使用者都能自覺地將公廁打掃干凈。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公眾的衛生習慣,還舍去了公廁管理的花銷。
資料顯示,早在2004年9月,“透明廁所”就出現在南京一家酒吧。隨后,全國多個城市引進建設,大多建在商場、酒店、公園、景區、街邊等公共場所。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透明廁所”被媒體曝光后,引發熱議,公眾吐槽不斷,“怕偷窺”“太不安全”“不敢上廁所”成普遍觀感。結果大多不得不重新改造,為“方便”者放下一塊“遮羞布”,沁陽體育中心的“透明廁所”,估計也不例外。
與上述芬蘭設計師最初理念不同,我國一些地方出現的“透明廁所”,不是為了督促使用者養成衛生習慣,已完全異化“變味”,很多時候是為“透明”而“透明”,為標新立異而建造。既脫離國人風俗習性,又背離越來越注重隱私保護的社會趨勢,進而影響、降低廁所的實際使用功能,得不償失。
城市公共空間的改造,借鑒國外設計理念無可厚非,但必須符合我國國情。廁所的基本功能是“方便”,任何創意設計都必須以保護個人隱私為前提。這種標新立異的“透明廁所”,在國外都只是“鳳毛麟角”,引進我國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顯然“水土不服”,既不“中看”也“不中用”,勞民傷財,與形象工程無異。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1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20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
頭條 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