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21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在北京舉行,正式公布2021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最終入選的6個田野考古發掘項目,河南南陽市黃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在列。
“一眼史前三千年”考古奇觀
南陽黃山遺址位于南陽市黃山村,距中國產玉名山——獨山約3公里。
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遺址進行主動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2400平方米。2020年,該項目被列為“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課題”重點項目。
近年來,從大量象征著財富的豬下頜骨出土到7000年前玉石工匠墓被發現,讓黃山遺址備受世人關注。經過考古勘探調查,確定了黃山遺址面積30萬平方米,被3條地下古河和白河圍合,由山上和山下兩部分組成,是南陽盆地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具備中心聚落性質。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黃山遺址考古領隊馬俊才介紹,通過多年考古工作,黃山遺址不僅出土了大量的重要遺存,相關的科技考古成果亦非常突出,已在測年、植物、人骨DNA、玉石器巖性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層層疊疊保存很好的史前文化遺存,堪稱“一眼史前三千年”考古奇觀。
史前玉石手工業“生產基地”
黃山遺址是中國最早的玉石手工業“生產基地”,在這里,還發現了中原首個史前碼頭性質的遺跡。
在黃山遺址仰韶文化早期的墓葬中,出土了獨山玉料1塊,說明此時可能已制作獨山玉器。
在考古中,黃山遺址出土了大量玉石工具。不完全統計,砂巖質制玉石工具共出土2.3萬余件。另出石坯料300余件、石核274件、人工石片1021件、石器約300件。石器質地主要是獨山石,以農具、工具和兵器為主,有耜、鏟、刀、斧、錛、鑿、鉞、鏃等。玉材主要為獨山玉,其次為黃蠟石、石英、漢白玉、方解石等,個別為瑪瑙、透閃石、蛇紋石、云母。玉器有鉞、耜、斧、鏟、錛、鑿、璜、珠等。
考古學家還在黃山遺址西側發現了一條仰韶和屈家嶺文化人工運河以及一座碼頭。這條人工運河寬27米、深7米、長500米左右,與東、南、北三面的古河構成了大型環壕聚落,面積近30萬平方米。“這是中原地區首次發現史前碼頭性質的遺跡,與自然河、人工河道、環壕一起構成了水路交通系統,體現出古人對水資源的重視和利用能力。”馬俊才說。
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發現
黃山遺址是一處年代跨越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涉及玉石器制作性質的中心性大遺址,是目前南陽盆地中已發現的面積最大,遺跡規格最高,內涵豐富的遺址,反映了當時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發展的社會復雜化和文明進程,是探討南陽盆地、江漢平原文明起源和文化發展的關鍵遺址,也是中華文明研究的關鍵遺址,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發現。
“黃山遺址新石器時代玉石器制作遺存以獨山玉為資源支撐,其他地方玉材為輔,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嶺時期‘團體式’生產模式轉變的規律。”馬俊才說,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原和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玉石器手工業體系的空白。
2021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最終入選的6個田野考古發掘項目
四川稻城縣皮洛舊石器時代遺址
河南南陽市黃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四川廣漢市三星堆商代遺址
江西樟樹市國字山戰國墓葬
湖北云夢縣鄭家湖戰國秦漢墓地
甘肅武威市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群
綜合:央視新聞、南陽發布、河南日報、中國新聞社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8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