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在“河南省返鄉農民工創業示范園區”的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昌茂紡織有限公司內,二車間負責人徐秋萍正在巡查安全生產、清潔衛生、電力暢通、網絡機臺連接等情況。“每天早上6點,我都會通過手機智能管理系統,查看夜班生產情況,如果出現落紗必須停機,以前停機時長需要80分鐘,現在只需20分鐘。節省1個小時,50臺生產車可多紡830公斤紗,一天增收3萬多塊錢。”
從農村打工妹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2007年返鄉的徐秋萍從一名普通的擋車工做起,一步步走上管理崗位,如今她帶領著14人的管理團隊每天指揮車間207名工人有序工作。
比徐秋萍晚兩年進廠的返鄉農民工趙霞,也是從車間的擋車工做起,由于技術比賽第一,成為一車間的前紡主任。公司總工程師黃春輝告訴記者說:“人是家鄉人,水是家鄉水,吃著家鄉飯,比在南方打工心里敞亮。”
剛進公司兩個月的新員工郁永麗和張艷華說,她們的年齡都超過40歲了,但公司給她們交了五險一金。以前在福建一家鞋廠打工,干的時間長,比較累,現在在家門口輕松就業,不僅每月能掙四五千元錢,還能照顧老人、孩子。
為穩定技術工人隊伍,公司實行工齡積分獎勵制度。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員工,每月可增加工齡工資300元。如今成為技術工人后,郁永麗、張艷華等人和城里上班族一樣,享受著各種福利待遇。如今,企業的630名員工中,返鄉農民工就高達486名之多。另外,該公司投資3.5億元的無紡布項目三月底即將投產,預計為返鄉農民工再提供200個就業崗位。
周口廣電融媒體記者 金剛 通訊員 聶海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7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
頭條 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