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海洋,山東再出臺重磅計劃。
3月3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標志著山東新一輪海洋強省建設正式啟動。
山東最大的潛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間在海洋,最大的動能也在海洋。
海洋發展,山東加快步伐,青島勇當龍頭、爭先進位。作為海洋強市,青島一直以來為山東所器重,被賦予眾多發展使命。
“加快建設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中心、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等高能級平臺”
“開展鹽沼、海草床等藍碳生態系統監測,發揮好黃渤海藍碳監測和評估中心、桑溝灣貝藻碳匯實驗室等平臺作用”
“加快研發海水化學資源和鹵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技術,完善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資源綜合開發產業鏈”
……
梳理發現,《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大力推進九大行動,共10個方面30條,其中直接提及青島的條數超過一半。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面對新一輪海洋強省建設賦予的新責任、新使命,青島正加快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藍色動能,為山東經略海洋作出更大青島貢獻。
01
海洋強省建設,青島重任在肩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發展海洋事業已成為全世界的一種廣泛共識。
作為東部沿海大省,山東海洋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在海洋強國建設中肩負重任。
四年前的2018年3月8日, 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更加注重經略海洋,要求山東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山東貢獻。
青島因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優勢特色明顯,有責任、有實力在經略海洋、海洋強省建設中擔起更重的擔子。
2018年6月12日, 出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考察時強調,“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是推動我們強國戰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定要抓好。關鍵技術要靠我們自主來研發,海洋經濟的發展前途無量。”
“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多年來, 在青島考察時的殷殷囑托,激蕩著山東、青島在藍色疆土上奮力馳騁。
四年來,海洋強省建設取得突出成效,青島海洋經濟實現長足發展,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10.5%。
山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海洋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作為“九個強省突破”之一進行了全面部署。
2022年山東省政府報告工作提出,今年,山東將開展新一輪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打造海洋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今天,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山東新一輪海洋強省建設正式啟動。
從“先鋒”“一核引領”,到此番新一輪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中被要求加快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行動,青島在海洋強省建設中的角色異常清晰,責任更加明確。
02
聚焦“九大行動”,推動“產學研用”
站在新一輪海洋強省建設的起點,山東列出30條發展清單,大力推進海洋科技創新能力行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行動、世界一流港口建設行動、海洋新興產業壯大行動、海洋傳統產業升級行動、智慧海洋突破行動、海洋文化振興行動、海洋開放合作行動、海洋治理能力提升行動等九大行動。
九大行動中,涉及海洋產業、海洋科技、海洋生態、海洋國際合作等諸多內容,對青島提出具體發展任務并加以支持。
在推進海洋科技創新能力行動中,提出“打造海洋科技人才高地加快建設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中心、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等高能級平臺。積極爭創海洋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擴容提升海洋地質樣品庫”,“建設山東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山東海洋信息技術研究院、山東現代海洋產業聯合孵化中心等成果轉化機構”,“建立海洋產業人才大數據中心,設立運營海洋人才發展基金”。
毫無疑問,這將進一步提升青島海洋科創和海洋人才優勢。目前,青島聚集了全國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和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涉海資源集聚且豐富,青島在全國獨一無二。而海洋科技創新平臺、海洋科技轉化平臺的進一步建設,以及對海洋人才的進一步重視,在提升青島海洋優勢的同時,將加快將海洋科研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在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行動中,提出“推進渤海灣(山東部分)、萊州灣、丁字灣、膠州灣等重點海灣整治”,“深入開展海洋碳匯研究,發揮浮游植物、藻類和貝類等生物固碳功能,開展海藻養殖區增匯評估等工作”。
山東青島鰲山灣海域的人工上升流增匯示范工程是國內首個人工上升流增匯示范工程,已運行41個月,青島企業養殖的示范應用顯示,促進了海帶等海藻類養殖增產以及藍碳增匯。當前,標準制定到平臺建設到項目應用,青島正發力海洋碳匯,山東的支持意義重大。
03
突出海洋產業,加快提質增效
經略海洋,關鍵在產業。行動計劃拿出2大部分共11條部署海洋產業發展,要求推進海洋新興產業壯大,推進海洋傳統產業升級。
加快海洋產業提質增效,青島直接或間接被賦予的使命依舊重任在肩。
董家口海水淡化項目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設計、建設和運營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
例如,實施“藍色藥庫”省級大科學計劃,籌建國家深海基因庫,建設海洋藥物技術創新中心等省級海洋生物醫藥研發平臺,推動符合規定的海洋藥物納入國家藥品目錄;
實施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工程,支持具備條件的地方創建國家海水淡化示范城市,積極推進海水資源循環利用示范;
青島實施多能互補供電、海水源供冷供熱、海水淡化、海水制氫等工程;
以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為龍頭,穩步推進近海漁業向深遠海發展,爭創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8-10處;
加快研發海水化學資源和鹵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技術,完善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資源綜合開發產業鏈。開發醫用、保健品用、化妝品用等海藻高附加值產品。
海洋藥物產業,青島為國內第一;海水淡化產業,青島位于國內前列;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青島全國首個……應該看到,青島具有發展海洋新興產業的科研基礎,具有推動海洋傳統產業升級的現實條件。
當前,我國主要海洋產業仍以濱海旅游、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漁業為主。山東同樣面臨類似情況,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力度不夠。正因如此,新一輪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特別強調海洋產業,并把推進海洋新興產業壯大放在推進海洋傳統產業升級前列。
青島海洋產業正積極尋求轉型升級。今年1月,推出《青島市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15條政策》。這是青島出臺的第一部精準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綜合性產業政策。它的出臺,標志著海洋產業特別是海洋新興產業發展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青島發布“海洋15”條
當前,按照各省市統計數據來看,青島海洋經濟規模位居全國第三。從海洋發展整體情況來看,青島在發展海洋經濟方面大有可為。也正因此,山東頻頻委以重托,要求青島發揮全省海洋領域“一核引領”的作用。中央則賦予青島強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帶動形成一批現代海洋城市的重任。
向海、向洋、向未來。積極融入海洋強省建設和海洋強國戰略,青島正放大海洋科技創新優勢,加快發展、縱深推進,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勇當海洋強省、海洋強國建設的先鋒。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4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3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
頭條 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