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民政廳印發我省民政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2年每個街道有1處綜合養老服務設施、每個社區有1處養老服務場所,2025年前實現婚姻登記所有業務“跨省通辦”,規劃還涉及了特困人員低保標準調整、區劃地名管理等內容。
新建小區要100%配套養老服務設施
落實新建小區100%配套養老服務設施要求,按照每百戶不低于3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舊城區和已建小區按照每百戶不低于20平方米的標準,通過新建、改建、購置、置換和租賃等方式配建一批養老服務設施。到2022年,基本實現每個街道有1處綜合養老服務設施,嵌入式養老床位不少于50張,每個社區有1處養老服務場所。
實施縣級兜底養老設施建設工程,到2022年,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具有醫養結合功能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有條件的可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到2025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鄉鎮(街道)的覆蓋率達到60%。
城鄉低保標準比例縮小到1.3∶1左右
低保政策方面,將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加大農村社會救助投入,分區域、分步驟將城鄉低保標準比例縮小到1.3∶1左右。完善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原則上不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
婚姻管理服務方面,扎實開展結婚登記“跨省通辦”全國試點工作,2025年前實現婚姻登記所有業務“跨省通辦”;2022年底前完成新中國成立以來婚姻登記紙質檔案電子化工作。
殘疾人福利保障方面,研究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推進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覆蓋至低保邊緣家庭和其他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覆蓋至三、四級的智力和精神殘疾人。扎實推進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
區劃地名管理方面,通過撤縣設區或市轄區結構規模調整等方式,解決“一市一區”、“市縣同城”、發展空間不足、市轄區規模設置不合理等問題,根據發展形勢,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縣撤縣設市,穩妥增設中小城市,不斷完善現代化城鎮體系。(鄭報全媒體記者 肖雅文)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