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積雪尚未消融。水磨河里,成群的野鴨嬉水覓食,呈現出一幅優美和諧的生態畫卷。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去年烏魯木齊通過改造水磨河、和平渠兩條重要河流廊道46.2公里城區河段,提升了河道沿線景觀效果,實現城區河道生態修復,有效提升了城市人居環境。
烏魯木齊是干旱缺水型城市,年降水量僅有300多毫米,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節水、保水、高效用水勢在必行。
2021年4月25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三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在2021年至2023年間,確定部分基礎條件好、積極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開展典型示范,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2021年6月2日,烏魯木齊市經過多輪激烈競選,成功入圍了全國首批20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獲得中央財政定額補助資金11億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修復區域性河流廊道;實施海綿型帶狀公園建設,道路海綿化改造;繼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積極實施中心城區雨污冒溢點治理工程……“海綿城市”陸續融入首府城市建設中,融入百姓生活中“,潤物細無聲”。
以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
海綿城市是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建設方式的轉型。海綿城市就是城市要像海綿一樣對雨水呼吸自如,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在城鎮化進程中,水是一個城市發展重要的制約因素,缺水喊渴和暴雨內澇并存。
相比國內其他城市,烏魯木齊市是干旱缺水型城市,那么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烏魯木齊重點在哪些方面發力?
“目前烏魯木齊市的再生水利用率達到了30%以上,已經做到了全國前列。但在示范城市建設過程中,仍要以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為核心,大力推進再生水設施建設項目。”市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孫亮說,首先要提高非常規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進一步挖潛再生水供應能力,推進再生水用戶管網建設,提高再生水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積極探索雨雪水資源利用模式。
據悉,海綿城市既包括河湖水系、蓄滯洪區,也包括城市配套設施,如綠地、集水池、可滲透路面等。
在烏魯木齊尚源貝閣、秀城等小區,道路、廣場采用透水鋪裝,優先利用植草溝、透水磚、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組織排水。秀城小區居民張明說:“下完大雨后,小區路面都是清清爽爽的,沒有積水。”
“源頭減排+過程控制”解決冒溢“頑疾”
遇到大雨天,烏魯木齊烏昌輔道與迎賓路交會處、友好路與西虹路交會路口等部分區域便會出現冒溢、道路積水等現象。
解決污水管網雨季冒溢問題,也是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關鍵點。由于地勢起伏較大,加上部分管網過水能力不足,烏魯木齊市的污水管網存在雨季冒溢,這與其他城市面臨的內澇風險問題不盡相同。
“十三五”期間,烏魯木齊通過排水管網改造,已經消除了大部分冒溢點,現仍有一部分“頑疾”沒有得到解決,據統計這樣的冒溢點還有27個,將力爭在2023年底消除。
烏魯木齊市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中將通過“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的方式來解決冒溢這一“頑疾”。
“源頭減排”是指在建筑小區將海綿城市建設與城市更新相結合,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落實海綿理念,從源頭削減降雨徑流。“過程控制”是指通過提升管網系統的過流能力,解決“卡脖子”點,切實保障城市水安全。
市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高級工程師劉景月介紹,例如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將屋頂的降水通過雨落管斷接方式直接導入到綠地,在院落采用透水鋪裝、下沉綠地等促進雨雪水以自然的方式就地下滲。也可以通過設置收集設施,如雨水桶、蓄水池等多種形式,對雨雪水進行收集,用于綠化保潔等。這些都是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的有效措施,既可實現雨雪水徑流源頭控制,削減污染物外排,也可達到雨雪水資源利用的目的。
修復區域性河流廊道
建設海綿城市,不僅是凈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改善城市品質、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里子”工程。
水磨河流水潺潺,薄霧繚繞。水面上成群的野鴨嬉戲游弋,與樹枝上懸掛的紅燈籠遙相呼應。2月20日,居民陳媛帶著女兒在水磨溝公園游玩。陳媛說:“不只是水磨溝公園,現在水磨河這一片環境越來越好了。”
冬不結冰,夏不干涸,水磨河流出一路美景。
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中,烏魯木齊市持續推進和平渠、水磨河兩條重要的區域性河流廊道生態修復工程,提升城市生態功能,改善城區水環境。
“小區周邊有水磨河濱河景觀帶、水磨溝公園,四季景色都很美。走在步道上,聽聽水流聲,有種置身大自然的感覺。”世界公元居民吳成說。
和平渠通過增加城市親水休閑景觀,在夏季營造碧水穿城新景色。
建立制度保障,立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海綿城市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多目標融合的系統性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海綿城市建設效果如何,關鍵靠后期運維。
2021年至2023年,烏魯木齊計劃建設52個海綿城市示范項目,以綠洲城市生態功能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城市防洪排澇安全保障等為目標,以河湖岸線和城市綠地保護與修復、城市供排水管網改造、雨(雪)資源收集利用、老舊小區改造為突破口,建立“制度完善、機制健全、措施合適”的管理體系。
目前烏魯木齊市已建立海綿城市推進的體制機制,成立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相關條例的編制工作,保障海綿城市全域推廣。
市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劉曉龍說,海綿城市建設過程的順利推進、建設成果的有效鞏固都離不開完善的制度體系支撐。烏魯木齊海綿城市示范城市的創建任務,除了示范項目外,還要建立完善的長效管控機制,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落實到規劃、設計、建設、運維的全過程當中。為確保海綿理念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得到有效落實,目前我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相關條例的編制工作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作為距離海洋最遠的城市,烏魯木齊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將填補我國綠洲海綿城市建設的空白,對新疆其余綠洲城市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也將為“一帶一路”干旱區域城市提供示范。(記者王媛媛)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3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