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政務網刊發《天津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建設工作方案(2022—2023年)》,明確“津心辦”平臺是天津移動政務服務的主要提供渠道和總入口,按照“應接盡接”、“應上盡上”原則,逐步整合已建成的各類政務服務平臺,將相關服務應用接入“津心辦”平臺。
方案明確:
依托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健全全市統一身份認證體系,為用戶提供二維碼、手勢識別、指紋識別、聲紋識別等安全便捷的身份認證服務方式。
豐富集成應用場景,圍繞個人在新生兒出生、入園入學、稅費繳納、高校畢業落戶、就業、異地就醫備案、婚育、公(廉)租房申請、特殊人群中考高考優待、扶殘助殘、軍人退役、二手房交易及水電氣聯動過戶、退休、身后等全生命周期需求場景,推出“一件事”服務,實現在“津心辦”平臺、天津網上辦事大廳同步上線應用。
推廣“掃碼亮證”服務,在戶政、社保、住房、醫療等相關事項辦理中推廣“掃碼亮證”服務,著力打造實名認證、實人核驗、實證共享的服務模式。
拓展便民服務應用,大力推動醫療就診、公共交通、水電氣熱、電信等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繳費、查詢類便民服務應用接入“津心辦”平臺,推廣健康碼在公共交通、醫療就診等領域應用。
工作目標
2022年底前,推動天津市“政務一網通”平臺、“津心辦”平臺深度融合和數字化政務服務業務中臺建設,實現各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平臺與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充分對接,“津心辦”平臺與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應接盡接”、“應上盡上”,全市移動政務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編制“津心辦”平臺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和高頻民生服務事項清單,推動清單內事項“掌上可辦”,積極推進清單內事項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支撐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在移動端“跨省通辦”、“京津冀通辦”、“無感漫游”。
2023年底前,持續推動數字化政務服務業務中臺與各業務辦理系統深度融合,將職能部門辦理的“單個事項”集成為企業和群眾視角的“一件事”,推動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多渠道綜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運營保障機制逐步健全,有效促進全市數字化發展。
總體架構
“津心辦”平臺是天津移動政務服務的主要提供渠道和總入口。各區、各部門要充分借助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支撐能力,整合各自政務服務資源,持續完善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共同建設“津心辦”平臺。各區、各部門原則上由“津心辦”平臺統一對外提供移動政務服務,不再新建獨立對外服務的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按照“應接盡接”、“應上盡上”原則,逐步整合已建成的各類政務服務平臺,將相關服務應用接入“津心辦”平臺。
“津心辦”平臺技術架構主要包括基礎支撐層、應用管理層和服務提供層。基礎支撐層包括為“津心辦”平臺提供電子政務外網等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服務等數據支撐和數字化政務服務業務中臺等業務支撐。應用管理層部署“津心辦”平臺服務應用管理系統,實現對各類政務服務應用的規范管理和運行監測。服務提供層通過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小程序等服務渠道,面向企業和群眾提供服務。
強化平臺支撐能力
推動各類政務服務規范管理和協同服務
統一標準規范
制定和完善“津心辦”平臺建設、應用接入、質量管理、安全防護等標準,對技術架構、接入流程、對接模式、界面交互、應用管理、運行監測、風險預警、應急處置等進行規范,確保“津心辦”平臺功能完備、運行穩定、體驗良好。
統一清單管理
基于全市政務服務事項目錄,編制“津心辦”平臺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圍繞教育、公安、社會保障、民政、衛生健康、稅務等領域,編制“津心辦”平臺高頻民生服務事項清單。推動清單內相關服務應用在移動端、電腦端、自助終端同源發布、統一管理。持續推動更多事項納入“津心辦”平臺,實現多渠道服務。
統一身份認證
依托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健全全市統一身份認證體系,統一身份認證標準、規范身份認證渠道、建立身份認證結果糾錯機制,不斷豐富統一身份認證功能,提升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性能,為“津心辦”平臺提供統一身份認證公共支撐,實現用戶身份信息跨區域、跨部門互信互認和“無感漫游”。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斷優化“津心辦”平臺身份認證服務,為用戶提供二維碼、手勢識別、指紋識別、聲紋識別等安全便捷的身份認證服務方式。
統一數據共享
依托全市信息資源統一共享交換平臺和電子證照庫,推動政務服務應用所需相關數據和電子證照歸集匯聚,實現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安全有序高效共享,更好滿足移動政務服務創新發展需要。各區、各部門要推動政務服務領域高頻使用的電子證照跨區域、跨部門共享,不斷擴大電子證照應用領域,有力支撐“津心辦”平臺“掃碼亮證”、“一證通辦”、“無感通辦”,通過告知承諾、電子證照應用、數據共享核驗等方式,加快推行“凡是本市職能部門核發的材料,原則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原則上一律免于提交實體證照”,在政務服務、監管執法等重點領域實現最大程度“減證便民”。
統一應用管理
建設“津心辦”平臺服務應用管理系統(政務服務辦事模塊)。各區、各部門要圍繞政務服務事項,對各類辦理渠道、應用平臺開展摸底排查,建立臺賬清單,按照統一標準,分批次接入,統一在“津心辦”平臺、天津網上辦事大廳發布服務,并同步接入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
豐富集成應用場景
優化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服務功能和方式
優化集成式政務服務
豐富“一件事”應用場景。圍繞企業在設立、投資建設、生產經營、供水、供電、供氣、供熱、員工招聘、不動產登記、涉路施工、大件運輸、注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個人在新生兒出生、入園入學、稅費繳納、高校畢業落戶、就業、異地就醫備案、婚育、公(廉)租房申請、特殊人群中考高考優待、扶殘助殘、軍人退役、二手房交易及水電氣聯動過戶、退休、身后等全生命周期需求場景,推出“一件事”服務,實現在“津心辦”平臺、天津網上辦事大廳同步上線應用。各區要結合實際,推進基層“一件事”服務創新,探索推出更多利企便民的“一件事”應用場景。
優化“一件事”辦理模式。“一件事”應用場景各牽頭部門要組織制定系統建設、系統整合、數據共享工作方案,會同相關部門通過事項關聯、表單整合和流程再造,形成“一件事”標準化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推動建設“一件事”線下綜合窗口和線上專區,實現線下線上“一口出件”。
推廣便利化政務服務應用
提升共性基礎能力。加強“津心辦”平臺基礎服務能力建設,完善人臉識別、文本朗讀、語音輸入等多項共性基礎功能,各接入服務應用均可調用“津心辦”平臺服務資源,滿足人臉識別、文本信息自動朗讀、語音輸入轉為文本等服務場景的功能需求。
推廣“掃碼亮證”服務。進一步強化本市電子證照系統能力,推動身份證、社會保障卡、醫保電子憑證、行駛證、營業執照等電子證照在“津心辦”平臺及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使用。在戶政、社保、住房、醫療等相關事項辦理中推廣“掃碼亮證”服務,著力打造實名認證、實人核驗、實證共享的服務模式。
提升適老化服務。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緊貼老年人需求特點,從解決老年群眾的內容獲取、交互方式、事項理解等方面的障礙入手,增加“長輩版”功能,切實增強“津心辦”平臺的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及可操作性,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推廣“一證通辦”、“無感通辦”。實現以身份證件號碼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關聯電子證照,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一證通辦”。規范電子材料的使用、歸檔、移交、安全保管和共享利用,通過電子材料數據共享和互信互認,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相關表單預填和申請材料復用,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申報、辦理、支付、出件等“無感通辦”。探索實現表單自動填報和申請材料免提交功能,持續提升移動政務服務效能。
拓展便民服務應用。大力推動醫療就診、公共交通、水電氣熱、電信等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繳費、查詢類便民服務應用接入“津心辦”平臺,推廣健康碼在公共交通、醫療就診等領域應用,探索“津心辦”平臺集成一體化服務,實現更多便民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
優化個性化、智慧化政務服務
打造用戶專屬服務空間。緊貼用戶需求和關注重點,提供辦件查詢、功能訂閱、電子證照、個性化推薦等功能,大幅度簡化基本信息查詢、高頻事項辦理的使用流程,根據用戶特性標簽和使用習慣,實現服務事項精準化匹配、個性化推送,逐步打造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服務。
優化辦事搜索引導功能。提升搜索服務能力,支持模糊搜索、分類搜索、全站搜索,通過關系圖譜,實現對服務事項、政策法規及新聞資訊的統一檢索。以關鍵詞進行精準查找、模糊關聯,進一步提高事項辦理便捷度,實現全流程相關事項一次搜索可得。
優化智能客服功能。建立政務服務智能咨詢引導系統,集成知識庫、智能問答、智能引導功能,建成類別豐富、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知識庫。強化本地知識學習能力,形成智能搜索、智能問答、智能導航一體化的智能客服,以預置知識庫、智能交互、人工客服等互補方式解答群眾問題,方便企業和群眾快捷精準獲取相關服務信息。
完善移動政務服務“好差評”。推進“津心辦”平臺及各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與全市統一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對接,推動政務服務“一事一評”、“一次一評”,及時獲取企業和群眾對政務服務的評價反饋并上傳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促進移動政務服務由“政府供給”向“企業和群眾需求”轉變。
積極運用新技術提升移動政務服務便利度
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技術,綜合利用數據挖掘、智能學習等方法,創新移動政務服務。基于“獲得電力”等服務業務場景,推進“區塊鏈+政務服務”創新應用,研究通過區塊鏈技術共享不動產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等信息。
構建數字化政務服務業務中臺
統一線上線下服務體驗
打造數字化政務服務業務中臺
依托全市統一政務服務事項庫管理系統,按照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整合的要求,從企業和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進一步統一政務服務事項標準,規范和細化政務服務事項操作規程,打造數字化政務服務業務中臺,逐步建立標準化辦件信息庫、申請材料庫、辦事流程庫,為場景式、集成式政務服務提供智能化工具。作為全市政務服務的中樞平臺,為各渠道政務服務應用提供同源數據支撐,加快實現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服務同質。
全面推進綜合窗口改革
鼓勵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市、區政務服務中心(含各類專業大廳)推行綜合窗口受理服務模式,全面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工作機制。加快幫辦服務隊伍建設,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切實提高綜合窗口服務水平。
優化服務運營
提升數字化政務服務運維保障能力,逐步構建技術支撐和制度規范體系,優化運營服務流程,改善運營服務質量,加強運營管理隊伍建設,創新運營服務模式,擴大社會參與,激發市場活力。利用新媒體、傳統媒體、政務網站、政務服務場所、公共場所等開展“津心辦”平臺宣傳推廣工作,提升“津心辦”平臺知曉度和影響力。(津云新聞編輯劉穎)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2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
頭條 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