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減少,成本上升,資金鏈緊張……占據浙江市場主體“半壁江山”的小微企業面臨困難之時,我省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力度持續加大。截至2021年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3.08萬億元,新增7135億元,余額、增量均居全國第一。
以無還本續貸滿足信貸需求,以保險產品代替保證金降本減負,以金融創新為小微企業增添活力……2021年浙江銀行機構用足政策工具,金融服務更加精準有力,為小微企業保駕護航。
貸款到期,續貸不難。受疫情沖擊和復雜市場環境影響,部分小微企業面臨“還貸難、借貸難”的困境。對此,浙江銀保監局在全國率先探索無還本續貸還款方式。經營合規的優質小微企業在貸款到期前,可以和銀行提前溝通,通過審核后直接續貸。
“小微企業不用提前籌錢來還貸,破解了續貸‘過橋’難題,大大節省了小微企業的轉貸成本。”浙江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2021年末,浙江轄內(不含寧波)無還本續貸余額為6609.9億元,戶數為56.1萬戶,繼續位列全國第一;全年累計發放貸款7634.3億元,為企業節約轉貸成本約76.3億元。
不僅給貸款,還要減負擔。眼下,一邊是疫情帶來的收款周期拉長;一邊是關稅、工程建設等領域需提前繳納各類保證金,不少小微企業資金周轉面臨困難。
如何盤活企業資金、提振企業信心?以保險產品替代保證金——這是浙江金融機構開出的一劑“良方”。
嘉興利天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去年新建年產20GWh鋰離子電池及系統總成項目,3000萬元的保證金一度讓企業犯了難。“沒想到只需繳納18萬元的保費,就獲得了3000萬元的保函替代保證金,大大減輕了我們的壓力。”該企業負責人說。
“在保證金領域運用保險機制,不僅減少了企業的資金占用,緩解了資金流動性壓力,也提升了企業便利化程度,減少了跑辦成本。”浙江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目前,浙江已有28家保險公司開展此項業務,加大了市場競爭,豐富了企業選擇范圍。2021年,全省(不含寧波)通過保險機制釋放的保證金約2731.8億元,比上年增長39%;為企業減負約98億元,比上年增長38%。
金融救急,企業“止渴”。2021年,浙江擴大“雙保”應急融資機制的適用范圍,給那些暫遇困難但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業吃下“定心丸”。
推進應急融資,建立合適的風險分擔機制是關鍵之一。浙江銀保監局同有關部門,通過國家、省級、市縣三級聯動,共同分擔風險,有效解決了銀行在現有機制下“想貸而不敢貸”的問題。
截至2021年末,浙江轄內銀行機構已累計向5.5萬戶中小企業發放應急貸款628.7億元,全部由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參與風險分擔,累計支持就業94.4萬人。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5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
頭條 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