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記者 王平 王烜
道路通了,難題解了,壓在河南大張過濾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振利心頭的“石頭”也落地了。
大張過濾是全省最大的壓濾機生產服務商,地處兩縣(市)交界處,過去廠門口經常發生交通堵塞,給生產經營帶來了較大影響。“萬人助萬企”活動啟動后,相關部門和縣(市)協同配合,通過加強交通管理、完善路網運行機制等方式,使困擾企業的“腸梗阻”問題得到解決。許昌市還對全市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道路“堵點”逐一梳理、整治,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路域環境。
從一企一策到舉一反三解決共性問題,從“規定動作”出新到“自選動作”出彩,許昌市在全省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的基礎上,拓展實施“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活動,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鄉村治理制度創新和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精準發力,使一大批事關企業、鄉村的急事難事得以解決。
“‘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活動成為推動發展的一把‘金鑰匙’。”許昌市委書記史根治表示,傾力解決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瓶頸制約,夯實基層基礎,為許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一池春水”。
站位“高”——
堅持頂格推動,強化機制保障
電壓大幅波動幾秒鐘,就可能造成生產線停機、原材料報廢。“要是這個問題隱患不解決,企業擴產能就是一句空話。”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龐文龍發下“狠話”。
黃河旋風主要生產人造金剛石,一個生產周期7天到15天,需要24小時平穩供電,可電壓不穩定的偶發事件,讓公司上上下下都很著急。
企業有難關,政府出手援。在許昌市政府協調下,由省電力科學研究院專家牽頭組成的專家組迅速來到許昌,幫助黃河旋風解決困難。在專家組的指導下,最終通過調整設備參數、加裝應急電源等方式解了企業“燃眉之急”。政府還計劃在廠區北側為企業建造專用變電站,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效率真高、力度真大,困擾企業多年的問題,不到30天解決。我們以后可以放心擴大生產了。”龐文龍說。
“萬人助企聯鄉幫村”的首要任務,是主動為企業紓困解難、激活企業發展動能。許昌市堅持頂格研究、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做到統籌有度、實施有序、推動有力。
組織架構高規格——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領銜”的領導小組,采取“硬抽人、抽硬人”的方式,從市直單位中抽調優秀干部,選優配強市活動辦;組建7個助企工作指導組,為活動開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躬身入局帶好頭——市級領導以上率下,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帶動各級干部躬身入局、擔當作為,帶頭深入基層調研、扎實開展幫扶活動。
快速啟動全覆蓋——市、縣兩級活動快速啟動,共選派2630名助企干部,實現“四上”企業、重點中小微企業、“雙創”團隊和所有村(社區)全覆蓋。
健全機制嚴督導——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明確各級各部門及幫扶干部的工作職責。實行市活動辦整體督導、市政府督查中心重點督導、市委市政府督查局效能督導相互聯動,對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問題跟蹤督辦、定期督辦、重點督辦,確保事事有反饋、件件有結果。
“我們把‘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活動作為破解難題的‘關鍵一招’,完善政策措施,強化創新服務,厚植發展優勢,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史根治說。
措施“實”——
打好組合拳,分級分類解決問題
每月10日是許昌市設立的“聯鄉幫村工作日”,全市四大班子領導,以及上百名市直機關縣處級干部,深入長葛市、禹州市、鄢陵縣等地的基層聯系點,傾聽民聲民意,開展聯鄉幫村工作,幫助指導基層解決問題。
“聯鄉幫村”是許昌市在落實“萬人助萬企”活動中同步開展的一項“自選動作”:由市縣級領導干部牽頭,在幫扶企業的基礎上,聯系32個鄉(鎮、街道)、幫助347個鄉村振興重點村(社區);在縣級層面,比照市級開展助企、聯鄉、幫村活動,真心實意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幫助基層共謀發展。
“我們將活動拓展到‘聯鄉幫村’,就是把原有的鄉村振興、‘兩個健康’和‘一聯三幫’等領導分包聯系工作,整體平移到‘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活動中,匯聚一個載體,建成一個平臺,全域‘一張網’,實現‘一有任務、萬人下派、直達基層’的效果。”史根治說。
許昌市在開展“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活動中,堅持問題導向,按照“13710”工作機制,實行交辦單、催辦單、問責建議單“三單”督辦,建立問題辦理“三諾三督導”,采取問題告知、問題收集、問題研判、問題交辦、問題督辦、結果反饋“六步工作法”,繪制流程圖,形成完整閉環,分級分類辦理。
共性問題政策轉化。針對企業反映突出的共性問題,深入開展專題研究,發掘深層次問題,注重系統性、根本性解決,運用“點辦理、批處理”工作機制,加速轉化為政策建議和制度規范。
復雜問題集中研判。針對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通過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市政府問題交辦協調會等,集中分析研判,提出解決方案。
個性問題一企一策。針對企業、鄉村中出現的個性問題,由問題承辦單位主導,企業、助企干部、工作組等多方參與協商,精準核實具體情況,研究解決辦法,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因企、因村施策,精準解決。
數字最有說服力:目前許昌市“萬人助企”活動收集問題3129個,已辦結3116個,辦結率99.58%;“聯鄉幫村”活動收集問題4836個,已辦結4110個,辦結率84.99%。
服務“優”——
開展“六項對接”,加快“五鏈”深度耦合
民營經濟是許昌的“金字招牌”,貢獻了全市80%以上的GDP、75%以上的稅收收入、90%以上的就業、97%以上的市場主體,是許昌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頂梁柱”。“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活動中,許昌2000多名干部下沉一線,全力以赴解“難點”、通“堵點”、除“痛點”。
“咱這筆800萬元的貸款還有3天就到期,賬上錢不夠,這可咋辦啊?”兩個多月前,會計火急火燎地沖進許昌廣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許明亮的辦公室。
許明亮心頭一緊:“貸款一旦逾期,留下不良征信記錄,今后融資、招投標都會受影響,企業發展可就難了。”
危急時刻,許昌萬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伸出援手。經過調查,他們認為:廣美農業經營狀況穩定,信譽良好,資金風險可控,決定借出調貸資金幫助企業脫困。
一天時間,所有手續辦妥。企業拿到錢按期償還并獲得新一輪銀行貸款后,及時歸還了調貸資金。兩天時間,800萬元一進一出,企業只花費4800元,就解決了當務之急。
“同樣的資金,我們從其他渠道獲取,可能要付出兩三倍的代價。融資成本太高,會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企業連活著都是個問題。”許明亮感嘆,“多虧了萬聯公司,真是‘雪中送炭’啊!”
“‘萬聯’助萬企,‘活水’激活力。”許昌市財政局局長蕭楠說,萬聯公司由許昌市、縣財政聯合出資,專為解決中小企業調貸問題而成立,廣美農業“脫困記”,就是許昌市創新助企紓困解難模式的生動體現。
截至目前,許昌萬聯公司已為30多家企業辦理調貸業務41筆,總金額10.12億元,無一筆逾期,實實在在為企業發展“減負加油”。
在“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活動中,許昌市堅持系統觀念,把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作為永恒的目標,在解決好具體問題的同時,健全企業全生命周期動態服務機制,幫助企業提升創新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許繼集團如今是電力裝備產業鏈的盟會長,發揮“鏈主”帶動作用,搭建上下游企業供需對接平臺,協同破解科技創新、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等瓶頸制約與共性難題。圍繞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等6個產業集群共15個重點產業鏈,許昌建立“群鏈長制”和“盟會長制”,按照“一群多鏈、聚鏈成群”的原則,圍繞先進制造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萬億級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
“‘萬人助企聯鄉幫村’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效之策。”史根治說,通過在全市范圍內持續開展政策對接、政銀企對接、產銷對接、產學研對接、用工對接、兩化融合對接“六項對接”活動,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五鏈”深度耦合,持續激發出企業內生動力、創新創造活力。
效果“顯”——
統籌各方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
許昌德通振動攪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振動攪拌裝備領域的“隱形冠軍”,以前一直是人工焊接核心零部件,精度差,耗材多,亟待轉型升級。
“智能裝備必須量身定做,找過國內外幾家科研機構,不是報價離譜,就是售后不佳,只好放棄。”德通振動總經理孟超說,“沒有政府牽線搭橋請來中科院助力,我們的生產線很難進行智能化改造。”
“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活動開展后,許昌市精準對接企業需求,開始在全國“引智”,最終瞄準了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在政府的“撮合”下,雙方成功“聯姻”,使產品的一次校驗合格率由80%提升至95%。項目新增銷售收入4259萬元。
創新是第一生產力。許昌牽住“創新”牛鼻子,圍繞“633”產業體系,強化創新驅動,開展對標達標,大力培育重點企業、骨干企業、中小企業,提升企業發展規模質量,促進發展上檔升級。全市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569家。
為了提升企業家素質,許昌市實施企業家隊伍培養“十百千”行動計劃,圍繞惠企政策、轉型升級、上市融資、經營管理等熱點問題,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政策需求,舉辦民營企業家素質提升培訓班、新生代企業家人才紅色傳承培訓班、“百名企業家法律服務大講堂”、企業家沙龍等活動,累計培訓近2000人次,為許昌產業發展打造高素質企業人才隊伍。
“圍墻外的事交給政府,圍墻內的事交給企業。”許昌市全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和流程再造,全市政務服務事項按照最小顆粒化原則拆分為2144項,其中95.65%實現“不見面審批”,市級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壓縮比為89.57%,政務服務規范化和便利化水平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推動許昌發展“加速度”:2021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254.6億元,同比增長88.6%,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全市工業投資增速達20.7%,居全省第一;全市經濟總量排河南第四位,在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均居河南省第三位。
“‘萬人助企聯鄉幫村’活動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許昌市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開拓創新,拼搏進取,提升水平,注重實效,推動許昌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許昌市市長劉濤說。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