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凡
近日,網曝在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蘆集鄉某村,有工作人員在村民家中搜查煙花爆竹。淮濱縣政府工作人員表示,縣里重視并大力宣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工作,但是否有人翻柜子搜查,需要進一步了解。(2月6日 極目新聞)
禁放煙花爆竹,有利于提高空氣質量,減少噪音污染,切實降低節日期間安全事故發生,促進人民群眾過上安全祥和之傳統佳節;更能防范攀比、節省節日支出,乃倡導文明新風也。
每到過年過節,家家戶戶都喜歡燃放煙花爆竹,以增添喜慶氣氛。要改變此傳統習俗,并非易事,難免有村民對此“倡導”聽之任之。為此要確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落地落實,村干部們理應在春節期間走家串戶,檢查督促“掐滅第一聲炮”。
倡導文明新時尚,過一個環保的春節,切實做到不燃放煙花爆竹本是立足長遠,為群眾辦的實事、好事,理應將其辦好。要將此好事辦好,標準則是既能達到“禁放”之目的,又不侵犯村民之合法權益,理論守住“法律與道德”之底線。
家乃村民之私密空間,未經許可“任何人皆不得入內”;村工作人員雖是村民眼中的“公家人”,但終歸既無執法權,又無合法之手續,理應不該擅自隨意踏入村民家中“半步”,更不要說“翻箱倒柜”了。
村工作人員到村民家中翻箱倒柜,查找“煙花爆竹”,擔心“有漏之魚”,看似小事。實冷靜思之,不僅體現了對“村民”的不信任,更侵犯了村民合法權益,透出了簡單粗暴之工作作風,顯然是“移風易俗”用力過猛,沒守住“底線”
禁放煙花爆竹乃民生工程。雖要形成此好風尚,并非一紙“倡導”就能“大功告成”,但要啃下此硬骨頭,也需不傷害群眾利益、不影響村民之正常生活,需要堅持依法治理,守住應有之底線。
為此,一是要深入村民之中,切實加強宣傳教育。節日期間燃放“煙花爆竹”原本是傳統陋習,首要問題要解決好“認識問題”,為此作為村工作人員理應深入村民家中,講清“燃放”對環保等的危害。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廣大村民不斷提高認識,樹立科學的節日觀,從而從思想根源認清“禁放”之好處。
二是要嚴防死守,守土有責。在節日期間,村干部等工作人員,理應切實加強監督,要切實履行職責。相關工作人員發現“燃放”,第一時間展開調查,依據相關法規,給予嚴厲之處罰,讓眾村民不敢燃放。
三是干部等要帶頭做到“不燃放”。在節日來臨之際,村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求自己與家人切實做到“不燃放”,發揮好示范、帶頭作用,傳遞珍愛“環保”之正能量,穩步營造出“不燃放”之社會環境。
村工作人員到村民家中翻箱倒柜查找煙花爆竹,低估了村民對環保的認識水平,透出了部分基層工作人員“簡單粗暴”的毛病,不利于此好風尚的穩步形成。因此,移風易俗也需有底線。
來源:紅網
作者:尚凡
編輯:劉昱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7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
頭條 2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