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鳳虎 劉曉陽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百里樹林漸次延伸,萬畝林海有序鋪開……2月3日,記者走進有“河南塞罕壩”之稱的民權申甘林帶,感受春的氣息。
“老輩人建成這片綠洲不容易,我們要接過接力棒,守護好。”正在刺槐幼林撫苗的國有商丘市民權林場苗圃場負責人李傳啟說。
冬季是林木管護的重要時期,李傳啟等人每天都要巡林,對條田、苗圃、新植林帶進行修剪,同時做好清除雜草、深翻施肥、噴施殺菌劑等工作。此外,還組織人力加強苗圃管理,提高樹木防寒、抗寒、防病、防蟲能力,促進苗木花卉安全越冬。
據悉,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風吹黃土遮天蔽日,鹽堿遍地寸草不生”的沙荒上,三代民權人風餐露宿,培育了數萬畝的平原林海,把寸草不生的萬頃荒漠變成了造福當代、澤被后世的人工綠洲。
時光荏苒,一代代護林人始終堅守初心,每年“添綠”“復綠”“護綠”,描繪林帶新風景。如今,民權林場經營面積達6.9萬畝,林木蓄積總量18.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9.7%。
“2021年,林場大力調整樹種結構,上級下達造林目標任務1000畝,我們實際完成造林面積1019畝,選擇紅冠、雪松、欒樹等10多個優良造林樹種,植苗6.38萬株,并完成了樹體修枝管理和生態疏伐等任務。”民權林場宣教科負責人鄧廣軍告訴記者。
為進一步加強冬季護林管理,民權林場制定“定人員、定地塊、定責任、定獎罰”林區管護制度,全面落實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和“零報告”制度,對林區內亂占、亂采、亂堆、亂建進行摸排清理整治,加強火源管控,確保所有管護區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春節期間,林區更離不開人。因為返鄉人員增多,祭祖燒紙的人也多,得提高警惕,做好防火宣傳教育工作。”李傳啟說,“我們要筑牢林帶防火‘安全墻’,靜待春暖花開。”
暖陽下,林場生態公園里,新栽植的3000余棵白蠟、楊樹等,迎風挺立,生機勃勃,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了。
頭條 22-02-04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