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新鄉2月3日消息(記者 彭華)時而彎腰、時而抬頭、時而扭頭、時而半蹲、時而全蹲……這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新鄉機務段檢測車間地勤專檢員李達在春運期間,檢查機車走行部時的“花樣”動作。
新鄉機務段李達在地溝作業多處于半蹲狀態(央廣網記者 彭華攝)
機車走行部就是火車頭的“腿腳”,受冬季低溫天氣影響,走行部設備容易發生脫落和斷裂,對春運安全造成很大危害。李達所在的檢測車間段內專檢組,主要擔負京廣、太焦、新兗、新月等線路的部分客、貨運機車專檢任務。李達的主要工作是在機車整備場,檢查保養HXD1、HXD2C、HXD3等型號機車的走行部,這些部件有大到一米多高的機車輪對,也有小到直徑僅幾毫米的螺絲。
新鄉機務段李達認真檢查機車走行部(央廣網記者 彭華攝)
不同機型的走行部裝置設備、技術參數、作業標準不盡相同,對專檢員來說是一種考驗。特別是春運期間,整備機車多、任務重、標準高,再加上地溝內作業空間有限、作業難度較大,不僅考驗李達的業務水平,還考驗著他的身體素質。
李達身高1.78米,在檢查機車走行部時,他要在大約長80米、深1.2米、寬1.4米的地溝內,全程需要半蹲、全蹲等姿勢的不斷切換,每次作業大概20到30分鐘,因此,像李達一樣的專檢員被大家親切稱為“地溝俠”,他們在有限的空間內,憑借眼力、聽力和手感,精心守護機車走行部的安全。
新鄉機務段李達認真檢查機車走行部(央廣網記者 彭華攝)
在每次作業過程中,李達需要先到地勤組領取安全作業牌,然后到相應股道檢查機車車號和停留位置,確認后將股道作業防護紅牌擺放在規定位置,并開始對機車走行部進行檢查。李達說:“走行部無小事,‘松、脫、斷’是關鍵。任何一個零部件的好壞,都關系到整列火車的運行狀態,一點也馬虎不得。”據統計,李達每個班大概檢查10余臺機車,進出地溝20余次,累計彎腰作業約200分鐘。
新鄉機務段李達認真檢查機車車鉤(央廣網記者 彭華攝)
機車整備完畢后整裝待發(央廣網記者 彭華攝)
2022年春運,是李達在專檢員崗位的第10個春運。每年的春運恰恰是豫北地區最冷的時候,李達不僅要檢查機車走行部狀態,還要戰寒風、斗霜雪。冬天在地溝作業,濕滑寒冷,可為了行動方便,李達經常將笨重的棉襖換成輕便的作業服,目的是讓手臂伸縮自如,在半蹲、全蹲等狀態下能夠檢查到每一個關鍵點。每次作業完畢,李達往往是身上冒汗,手被凍麻。李達說:“為了讓司機開上放心車,讓萬千旅客平安到家,再多付出都是值得的。”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3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2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2-0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1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
頭條 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