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晚,大河報首發"1月12日鄭州不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此微博話題一出,很快便沖上全國熱搜,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8500多萬,引起眾多網友關注熱議。
而在眾多評論中,有一位網友的評論至今留在熱評首位。
○疫情之下,兩座城市的堅強
1月11日,大河報以“1月12日,鄭州不再進行全員核酸”為題進行報道,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熱議。一位西安的網友在這條新聞底下留了這樣一句話:“西安人民恭喜鄭州人民順利控制疫情,也希望我們能快點解封。”
這樣簡單的26個字,卻讓許多人“破防”,網友們紛紛表示:這條評論太暖了,突然鼻酸,想哭。
這次疫情,西安比鄭州早,從“biangbiang面挺住!燴面來了”,再到如今“鄭州西安,共克時艱”,兩個千萬級城市在此次疫情中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無數人的心,而兩個城市在疫情當中的表現也被很多人拿出來對比。
“鄭州人張嘴做核酸采樣的樣子,熟練得讓人心疼”,1月3日報告首例病例后,鄭州市立即啟動了第一輪重點人員核酸檢測。至1月11日下午3點,第6輪市內全員核酸檢測結束采樣。
“群眾白天檢,機器不停轉”,連續6天鄭州市民日日按時按點排隊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成了鄭州人這段時間每日必打卡項目。
寒冬臘月,大家沒有抱怨反而用詼諧幽默的態度化解著當前的困境,鄭州人說:“以后考古,嗓子眼有繭的,都是鄭州人。”但當聽到鄭州1月12日不再進行全員核酸檢測的消息時,大家仿佛松了一口氣。
人們開始互相祝福,互相鼓勵,感謝著醫護人員,感謝著社區工作人員,也感謝著堅持到現在的自己。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別人撐把傘
“河南第一天爆出來的時候,我就給朋友發消息,雖然當時西安還在每日上百輿論鼎沸,但看到河南又有本土病例時我心都碎了。因為自己深受疫情煎熬,真的不愿其他任何一個地方再經歷一次,謝天謝地控制住了,希望我們都好好的。”一位網友在這位西安市民的留言下回復道。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別人撐把傘。”這句話用在正經歷過疫情的人們的身上仿佛再合適不過,用推己及人的溫暖化解身邊的悲傷,這就是最難得的善良。
“這是這段時間以來,唯一溫暖到我的評論。”有網友說:文字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冰冷的抱怨只會讓這個寒冬更寒冷。與其吵鬧地度過一天,不如將自己最美好的祝福送給彼此,暖人暖己。“西安人看到這層評論真好,西安和鄭州一定要好起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連人民祝愿你們趕緊解封”,“天津的祝福你們,也羨慕你們”……
有網友說道:“豫陜一家親這句話在我們這里傳得挺廣,西安真的有好多河南人。家人祖上就是河南人,希望兩個家都能安康長久,共渡難關。”此時,在這位網友的心里兩座城不再是兩座城,而是兩個家。許多網友一邊留下自己城市的坐標,一邊說著鄭州加油,西安加油,大家為“共克時艱”這四個字注入更多的力量。(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郭慧穎)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