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對多發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力度、全省共執結執行案件54萬余件,執行到位金額1130.4億元……回顧2021年,省高院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昨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胡道才向大會作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2021年成績單
數字:收、結案分列全國第三、第二
2021年,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2139772件,審執結1955599件,同比分別上升11.8%、8.5%,收、結案分別為全國第三、第二;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29003件,審執結25201件,同比分別上升13.4%、11.9%。
亮點一 堅定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
懲治各類犯罪
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04449件;嚴懲故意殺人、搶劫、強奸等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審結案件5727件9318人;加大對多發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力度,審結案件2551件7272人,對995名主犯從重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對幫助信息網絡犯罪的15095人判處刑罰;有力懲治危險駕駛、重大責任事故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審結案件32077件32749人;依法懲處貪污賄賂、瀆職等職務犯罪,審結案件710件845人,其中,廳局級10人、縣處級59人。
從快從重審判嚴重損害政法隊伍形象的于東輝受賄案;在全國首次適用刑事缺席審判程序,公開審理潛逃境外20年的“百名紅通人員”豫港公司原董事長程三昌貪污案,作為我國嚴懲外逃貪官的標志性案件,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刑事案件。
掃黑除惡
審結一審黑惡勢力犯罪案件418件2634人,對585名首要分子、骨干成員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健全掛牌督辦及改變定性把關機制,楊銳、梁氏兄弟等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重案罪犯得到嚴懲。堅持“黑財”堅決清繳、合法財產及時返還,執行到位涉黑惡財產16.2億元。
助力疫情防控、災后重建
及時發布《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有關法律規定的通告》;第一時間研判特大暴雨災害可能引發的案件類型,出臺十項司法應對措施;快審重判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等犯罪,訴前調解涉災賠償、保險糾紛1218件,立案審結421件。
加強人權司法保障
對29054名罪行較輕人員依法適用非監禁刑,對633名情節輕微的被告人免于刑事處罰,對69名公訴案件被告人和55名自訴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
審結國家賠償案件534件,對宣告無罪的被告人決定賠償738.5萬元。
亮點二 為“兩個確保”提供有力有效司法保障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積極參與“萬人助萬企”活動,出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措施;依法保護產權和企業主合法權益,對72名被指控輕罪、受羈押的企業主及時變更為非羈押措施,讓其能持續經營管理企業;對8名被指控合同詐騙罪的企業主宣告無罪。
審結重整、破產清算案件579件,清理債務1080.2億元,盤活土地2.4萬畝、房屋550.4萬平方米,385家企業通過破產清算有序退出市場;71家億元以上規模企業重整成功。鄭州、洛陽法院相關指標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被評為“標桿”。
綠色發展
審結一審環資案件13536件,4起案件入選全國法院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十大案例;嚴懲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判處罪犯4648人;發出環保禁止令34份,判處生態修復賠償金2450.3萬元。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審結一審金融借款、民間借貸、證券保險等案件293656件,打擊“套路貸”、職業放貸行為;積極參與“農信社不良貸款集中清收”,審執結案件53527件,清收到位264.9億元。
亮點三 助推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
力促行政爭議實質化解
審結一審行政訴訟案件21179件,和解、撤訴4219件;省政府制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規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57.6%。
推動建立77個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平臺,預防、化解群體性行政糾紛1200件。
努力引領法治風尚,發揮司法裁判示范引導功能,審結的“擅入爛尾樓墜亡索賠案”等引導公眾向上。
參與社會治理
在城區城郊設立家事、“道交賠償”等140個專業法庭,推行邊遠山區法庭立審執一體化,665個人民法庭就地高效辦結案件744621件。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與省市場監管局、省工商聯等8家省直單位建立知識產權、涉民營企業等糾紛訴調對接機制,訴前調解成功294253件。
亮點四 解決執行難,全力兌現勝訴權益
執行攻堅更加有力
全年共執結案件540061件,居全國第三,執行到位金額1130.4億元;有財產的及時執行到位,智能化查人找物,查封房產29.4萬處,扣押車輛23.8萬臺,凍結資金332.6億元。
網絡拍賣46237次,成交額167.8億元。
納入失信、限制高消費53.9萬人次。司法拘留11667人。判決拒執罪755人。
亮點五 牢記民心是最大政治
公正司法
全省法院訴訟案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95.6%,一年以上未結訴訟案件全國最少,審判效率指標穩居全國前三;生效裁判服判息訴率98.8%,審判質量核心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三級法院和人民法庭全部實現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當場立案率98.5%。推行訴訟交費、保全、送達“一網通辦”,調解、速裁、快審“一站解紛”,律師進入法院“一碼通行”,當事人對辦理訴訟事務便利度的滿意率93.6%。
民生權益更有保障
審結涉及教育、醫療、就業、養老、消費等一審民事案件330467件。審結婚姻家庭案件156639件,調撤率56.8%。
為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2.5億元。
對困難當事人緩減免訴訟費4215.5萬元,司法救助3340.2萬元。
“法官抱著當事人孩子調解離婚”暖心視頻引發全網點贊。
亮點六 鍛造過硬的法官隊伍
開展司法頑疾大整治
評查案件21839件,查究違反“三個規定”問題136個,整改司法不規范等問題4779個,問責處理85人,倒查30年糾正違規違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1506件。
整治干警違規參股借貸、經商辦企業問題176個,處理法官離任后違規從事律師職業86人。嚴查重處違規違紀違法人員,違反廉潔紀律的149人受到黨紀政務處分,27人被移送司法處理。
138個集體、155名個人受表彰
有年均辦案400件,件件都是“鐵案”的王鳳強;有不放過每一次調解機會,追求“勝敗皆服”的審判業務專家王盛楠;有把信訪群眾的事當自家事,27天前在接訪崗位上突發腦出血離世的54歲法官仝新華;有患癌癥去世前三天仍請求“一定留住我的團隊,出院后我還要繼續辦案”的人民法庭法官王海軍……一大批優秀法官勇毅堅守、默默奉獻。
一年來,全省法院138個集體、155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16項工作在全國性會議上作經驗交流,28項工作受到省級以上領導批示肯定,204個案例、310篇調研成果榮獲國家級獎項。
2022年工作
“五大安排”
一、始終堅定把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體現到不折不扣執行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上,落實到公正高效文明清廉辦好每一起案件上。
二、運用司法手段精準服務“六穩”“六保”,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持續優化行政訴訟與行政調解、行政復議銜接機制,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三、更加注重培育法官職業道德、司法良知,更加注重維護和促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將人民陪審和線上線下“邀請群眾旁聽庭審”作為辦案常態。
四、扎實開展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持續增強中、基層法院定分止爭、案結事了能力。健全全方位、無縫隙的司法制約監督體系,以智能化手段做實內部監督,更加自覺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等外部監督。
五、在純潔法官隊伍、推進全面從嚴治院上更加堅決。堅持嚴管厚愛并重,嚴格落實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讓偏袒一方、枉法裁判者必受追究,讓清正廉潔、勤勉敬業者獲得尊榮。
鄭報全媒體記者 魯燕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