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宣傳部今天舉行“奮進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主題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河南省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會上透露,預計今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接近57%,與全國平均水平進一步縮小。計劃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力爭達到63%,新增城鎮常住人口800萬人左右。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作出了拓展鄭州都市圈發展空間、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等關鍵性調整,重塑全省城鎮化總體布局。
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南省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成效顯著,對現代化河南建設形成強有力的戰略支撐,主要表現為“四個突出、四個更高”。
實施四個突出 實現四個更高
一是突出“破藩籬、降門檻”,實現“更高品質生活”。圍繞“進得來”,全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取消鄭州中心城區以外其他所有城市和地區的落戶限制,全省基本實現“零門檻”落戶。圍繞“留得下”,保障進城落戶農民權益。今年爭取國家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29.24億元,金額位居全國第一。切實維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圍繞“過得好”,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累計制發超過350萬張,建立與居住證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將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公共教育體系,文化體育、法律援助、就業培訓、公共衛生等公共服務不再區分戶籍歸屬地。
二是突出“強龍頭、打基礎”,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心城市“起高峰”,向鄭州、洛陽、航空港實驗區下放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295項,培育建設南陽副中心城市。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深化縣域放權賦能改革,賦予縣(市)255項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將財政直管縣的實施范圍擴大至全部縣(市)。
三是突出“增韌性、補短板”,實現“更高效能治理”。深入開展城市內澇治理,聚焦“7.20”特大暴雨中暴露的問題,實施一批排水防澇重點項目。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計啟動老舊小區改造157.7萬戶,以排水設施、燃氣管網等更新提升為重點,實施小區配套基礎設施項目,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提升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預計今年焚燒處理占比達到70%左右,較去年大幅提升近30個百分點。
四是突出“抓普惠、促均衡”,實現“更高水平共享”。“以城帶鄉”,引導生產要素更多流向農村。累計交易宅基地復墾券超22.04萬畝,選派5000多名科技特派員下鄉服務。“依城促鄉”,提升城鄉公共基礎設施一體化水平。實現全省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數量居全國第一,生活垃圾收儲運體系覆蓋97.7%的行政村和92.7%的自然村。
下一步重點實施八大工程
會上透露,下一步,河南省將著力構建“一主兩副、一圈四區”總體格局,推動新型城鎮化行穩致遠,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力爭達到63%,新增城鎮常住人口800萬人左右。重點實施“八大工程”。
一是實施鄭州都市圈“晉位升級”工程。推動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強化樞紐開放、科技創新、教育文化、金融服務等功能,全面提升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以制定新一輪“1+8”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為引領,推動蘭考深度融入鄭開同城化發展,聚力打造鄭汴許核心引擎。
二是實施城鎮協同區“融合擴能”工程。錨定萬億級經濟總量建設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與三門峽、濟源協同建設豫西轉型創新發展示范區,依托新亞歐大陸橋和黃河紐帶,聯動鄭州和西安共同打造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加快南陽副中心城市建設起步成勢,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發揮生態和中醫藥特色優勢,聯動信陽、駐馬店建設豫南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加強與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協作互動。推進商丘、周口東向開放發展,以淮河生態經濟帶為紐帶,打造中原—長三角經濟走廊。密切安陽、濮陽、鶴壁產業聯系,打造豫北跨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三是實施安全韌性城市“提級改造”工程。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全面提升城市運行安全系數和數治能力。實施城市生命線補短板工程,堅決守住不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線。加快推進城市內澇治理,力爭5年內取得明顯成效,新建改造城市行洪排澇河道500公里、雨水管渠5000公里。完善重大疫情災情等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構建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響應體系。
四是實施宜居人文城市“魅力重塑”工程。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持續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省重點民生實事。推進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盡快實現全省焚燒處理能力全覆蓋。推進公共服務擴容提升,打造15分鐘生活圈,讓城市更有“溫度”。
五是實施人口管理服務“系統優化”工程。以農業轉移人口和 “一老一小一青壯”為重點,健全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加快建立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逐步實現人口自由流動和遷徙。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
六是實施市本級和縣域“雙抓雙提”工程。一方面,強化省轄市市本級意識,充分發揮城區經濟外溢帶動效應。另一方面,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要求,支持一批基礎好、實力強的市縣發展成50萬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培育發展一批3—5萬人的中心鎮。七是實施城市治理體系“新生再造”工程。八是實施城鄉融合發展“破壁攻堅”工程。推動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不斷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美好藍圖值得期待
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美好未來值得期待。記者從會上獲悉,接下來我省相關部門將實施基礎設施補短板行動。到2025年,城市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實施住有所居行動。“十四五”全省新增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套左右,實現城鎮戶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公租房“應保盡保”;實施城鄉綠色發展行動。“十四五”末實現綠色建筑全覆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40%。2023年基本實現生活垃圾焚燒“全覆蓋”“零填埋”。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到2025年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污水資源化利用率達到25%以上;實施韌性城市建設行動。明年新建改造雨水管渠1000公里,消除城市建成區雨水管網空白區、易澇積水點,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放開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無論是我省戶籍還是省外戶籍,均可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鄭報全媒體記者 侯愛敏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