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今天(12月21日)介紹,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已取得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目前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留下的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為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服務;不適合轉非的將被進一步注銷。培訓市場虛火大幅降溫,廣告基本絕跡,資本大幅撤離,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全社會支持和認可“雙減”改革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各地涌現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
在學科類機構壓減方面,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安徽、山東、廣東、青海、新疆、兵團等地大力推動機構壓減,壓減率都達到90%以上。
在“營轉非”方面,北京、天津、河北、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廣東、重慶、貴州、西藏、兵團等地積極優化流程,“營轉非”完成率都達到95%以上。
在加強執法查處方面,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湖南、廣西、海南等地迅速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嚴肅查處培訓機構無證辦學、夸大營銷、虛假宣傳、不公平格式合同、制造焦慮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違規行為。
在加強經費監管方面,北京、吉林、上海、浙江、山東、湖南等地建立資金監管有效機制,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進行風險管控。
在非學科類培訓管理方面,北京、天津、內蒙古、黑龍江、浙江、福建、河南、廣東等地加強學科類非學科類科學鑒別,推進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統籌管理。
在清理整治廣告方面,北京、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甘肅等地對教育培訓類廣告實施定向監測、重拳查處,進一步凈化市場環境。
在嚴格防范風險方面,北京、上海、浙江、廣東、陜西、寧夏等地加強勞動用工風險監測管控,積極為培訓機構和從業人員提供政策宣講和心理疏導服務,確保改革積極穩妥。
在加強督導檢查方面,北京、浙江、河南、青海、新疆、兵團等地加強“雙減”工作專項督導工作,層層壓實責任,公布投訴舉報熱線,廣泛接受社會監督。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