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安徽省氣象臺預報:未來一周全省仍維持高溫天氣,其中9-12日高溫強度強,范圍廣,全省最高氣溫:淮北地區35-38°C,局部超過38°C,淮河以南36-39°C,局部超過39°C。經綜合研判,安徽省氣象局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進入IV級應急響應狀態。各市氣象局、黃山、九華山氣象管理處根據實際情況研判,決定是否啟動相應應急響應級別。
中央氣象臺也發布氣象災害預警,特別提示江淮地區尤其是江淮西部將有最高39°C的高溫。下面這張預報圖,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整個安徽都被高溫覆蓋。
中央氣象臺用一句話總結未來一周的天氣形勢:降雨多角度包抄高溫,副高我自巋然不動!咱大安徽就在高溫區范圍內巋然不動!
在副熱帶高壓的直接控制下,我國從山東河南到廣東廣西都籠罩在熱浪控制下。中央氣象臺連續第27天發布高溫預警,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是本輪高溫核心區,今后一周都是連續性高溫。
這輪的高溫特點是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高溫高濕悶熱突出。除了白天酷暑持續,夜間最低氣溫也多在27℃上下,白天炙烤夜間燜煮,無縫銜接一刻不停。尤其是長江中下游等地,高溫與高濕相伴,體感溫度普遍上40℃以上。
9日,安徽高溫持續,全省大部分地區都在最高氣溫在35-37℃,全省最高樅陽,38.1℃。全省濕度偏高,截至9日下午16時,全省大部分地區濕度仍然在50%以上。高溫高濕讓我省今天體感溫度一直維持在44-50℃。人體感覺炎熱,請注意防暑降溫。
01
8類人夏天更易中暑
中暑主要是由于高溫環境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使體內熱量過多蓄積所致,以下8類人是“中暑高危群體”,應格外注意。
1. 喝水少的人
水分補充不夠,不利身體排汗散熱。
身體過熱時,不要喝冰水。對胃腸、血管收縮都有影響,建議補充溫水。
2.不出汗的人
先天汗腺不發達,或是使用了抑制排汗藥物的人,身體散熱功能失衡,更易中暑。
例如:吃了含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會抑制副交感神經系統,而排汗需要靠副交感神經系統運作,一旦被抑制,會影響排汗功能。
另外,若使用鋰鹽或利尿劑,會大量排尿,身體易缺水,同樣容易中暑。
3. 好勝心強的人
壓力大、有強迫性格、事事求勝者,夏季容易發生“情緒中暑”,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于80%時,生理中暑和“情緒中暑”的比例都會急劇上升。
4. 腹瀉的人
拉肚子容易因流失過多水分導致身體缺水,進而引起中暑。
5. 睡眠不足的人
排汗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心臟輸出血液的量才夠。常熬夜或睡眠不足時,通常心肺功能較差,會影響排汗。
6. 肥胖的人
胖人皮下脂肪厚,比較不容易散熱。
7. 劇烈運動的人
運動會加速體內產生熱量,運動量越大,產熱越多,越容易中暑。
此外,身體有大塊肌肉的人,運動時產熱的量比一般人多,也是中暑高危人群。
有代謝疾病、慢性病或心肺功能不佳者、使用安非他命(精神類藥物)者也容易中暑。
8. 老年人
由于衰老,老年人循環功能減退,皮膚汗腺萎縮,機體散熱不暢。
02
專家3招防住暑熱
1.少量多次補水
不要一次補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的水)。建議先喝一兩杯水,隔半個小時再繼續補充。除了適量喝水,還要補充電解質,比如淡鹽水。
2. 家中常備中暑藥
家中可準備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
體弱多病、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現先兆中暑的情況,在吃完藥、補充足夠的水分后,間隔半個小時癥狀沒有緩解,就不要繼續吃藥了,建議到醫院就診。
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氣水(片)、十滴水中都含有酒精,不建議兩種藥同時服用。
3.減少外出活動
高溫天盡量減少外出活動,老年人如果需要單獨外出,要帶好水、毛巾及一些急救藥物。
在家如擔心冷風影響健康,可以將空調調到除濕檔,緩解悶熱感;或者將風扇對著墻吹,使涼風更柔和。
03
夏季中暑的3個階段
中暑突然來襲,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癥狀判斷中暑處于哪個階段,從而采取有效救治。
先兆中暑
高溫情況下,出現大量出汗、頭暈、耳鳴、胸悶、惡心、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說明身體已經脫水,必須趕緊多喝水,到陰涼的地方休息,癥狀可自行消除。
輕度中暑
體溫>38.5℃,心跳增快、惡心、嘔吐,出現這些情況后再休息、喝水,逆轉病情就沒那么容易了,一般需要去醫院。
重度中暑
整個身體機能都會出現問題,比如神經系統處在譫妄、昏迷狀態,肝腎功能出現異常,電解質紊亂,還可能引起猝死等,必須及早就醫。
04
一旦發生中暑,這樣做能救命
一旦有人核心體溫超過40℃,出現意識混亂或昏迷,應立刻撥打120,同時快速降溫。
首先,將中暑者移到蔭涼處,脫掉外衣;
然后向其全身灑水,或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同時打開空調或用電風扇降溫,身體若被吹干,要繼續噴水,反復進行,盡量將體溫降至38.5℃以下;
如果中暑者沒有昏迷,可以適當補充水分,如果出現嘔吐現象,要讓患者側臥,避免嘔吐物吸入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中暑的人千萬不要泡冰水降溫,也不要用酒精擦拭身體,更不能使用退燒藥。
因為中暑造成的體內高溫是外在環境與體內產熱所致,跟感冒發燒不同,退燒藥對體內散熱沒有幫助。▲
來源:安徽交通廣播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