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19年4月舉行的上海車展熱鬧依舊,但上半年汽車市場卻并不“火熱”。北晚新視覺供圖
2019年已經過半,國內汽車市場依舊是以“降”為主基調。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汽車銷量為1232.3萬輛,同比下降12.4%。不過受到7月1日之后部分地區國六標準切換、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影響,6月份汽車市場銷量明顯有所回升,但相較去年同期仍有一定差距。
在乘用車市場,今年上半年共銷售新車1012.7萬輛,同比下降14.0%,降幅比1-5月有所收窄。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轎車和SUV產銷均結束上年增長勢頭,呈較快下降;MPV細分市場降幅明顯擴大。
受市場大環境的影響,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也都是壓力山大。在國內市場一直順風順水的德系品牌,今年上半年乘用車銷量出現了小幅下降。韓系、美系、法系也都呈現出同比下滑的走勢,其中法系降幅最為明顯。
自主品牌中,頭部企業的銷量增長之路也走得更為艱難。比如在2018年漲勢迅猛的吉利汽車,今年呈現出明顯的增速放緩態勢,前6月累計銷量出現了明顯下滑。而從整體來看,上半年自主品牌共銷售乘用車399.8萬輛,同比下降21.7%,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9.5%,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3.9個百分點。
但在下行的市場環境里,也不乏逆勢上揚的汽車品牌。上半年,大多數日系品牌可以說是如魚得水。本田、豐田、日產在華都取得了不錯的銷量表現。
吉利汽車 1-6月同比下降14.99%
盡管排名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但吉利汽車還是沒能跑贏曾經的自己——上半年累計銷量同比下滑近15%。
具體來看,轎車中新帝豪依然是當月銷量最高的車型,但無論單月同比還是累計同比,相較去年同期都有所下滑;遠景和博瑞呈現出較大幅度的下滑趨勢。SUV板塊中,博越、帝豪GS、遠景系列SUV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
對此,吉利汽車也在日前宣布下調銷量目標,由原定全年銷量目標151萬輛下調10%至136萬輛。
上汽大眾 1-6月同比下降9.94%
上汽大眾是國內銷量連續突破200萬輛的企業,今年想要繼續達到同樣的高度,恐怕有些困難。6月份上汽大眾銷量為15.4萬輛,同比下滑13%,1-6月累計銷量為91.9萬輛,跌幅為9.94%。
長安汽車 1-6月同比下降31.65%
據長安汽車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上半年虧損19億元至26億元,同時,長安汽車銷量亦不容樂觀,6月銷量約14.17萬輛,同比下滑24.83%;1-6月累計銷量約82.52萬輛,同比下滑31.65%。作為長安集團的重要盈利來源,長安福特仍深陷困境,6月銷量約1.61萬輛,同比下滑44.49%,1-6月累計銷量約7.52萬輛,同比下滑67%。自主品牌方面,上半年累計銷量39.19萬輛,同比下滑26.07%。
長城汽車 1-6月同比上漲4.7%
2019年1-6月,長城汽車共銷售新車49.35萬輛,同比增長4.7%。其中,哈弗、WEY、歐拉和長城皮卡的銷量分別為35.29萬輛、4.69萬輛、2.7萬輛以及6.49萬輛,共同拉動長城銷量表現。
此外,據長城汽車發布的2019中期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公司2019年中期營業總收入超40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約為人民幣15.7億元。
廣汽豐田 1-6月同比上漲22%
據廣汽豐田官方數據顯示,1-6月份廣汽豐田實現了31.12萬輛的銷量,同比大漲22%,其中6月份增長9%至5.55萬輛。
具體到車型,廣汽豐田幾乎全系車型都實現了銷量增長。其中凱美瑞、雷凌雙擎、漢蘭達是重要的銷量支柱。以凱美瑞為例,今年上半年這款旗艦產品的累計銷量超過8.5萬輛,同比增長11%,位居所在細分市場第3名。
梅賽德斯-奔馳 1-6月同比上漲1.0%
剛剛過去的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含smart品牌)在中國市場累計銷售新車35萬輛,同比增長1.0%。僅從單一品牌銷量表現看(“剔除”smart銷量),奔馳依舊是豪華車市場第一。
1%的增速雖顯得微不足道,不過奔馳在中大型轎車、中大型SUV細分市場仍保持了較強的競爭力。比如奔馳長軸距GLC 、長軸距E級在上半年就分別拿下了各自細分市場的榜首。洪晗琪
2019上半年汽車圈“大事件”回顧
在2019年過去的這多半年時間里,汽車行業發生了不少大事。有哪些大事值得我們關注,又有哪些大事影響著汽車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1 抱團取暖
面對市場下行和“新四化”趨勢不斷深化,車企紛紛加大對未來技術的投資,然而動輒上百億的投資對于每家車企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在車企利潤不斷下滑的當下,車企與車企的抱團已經愈加常見,比如大眾與福特在商用車和新能源領域展開合作、寶馬與戴姆勒在出行領域展開合作、日產雷諾三菱聯盟等,無一不在共同尋找新出路。
總的來看,車企間的合作,大多會在某一領域展開深入探討,也可能互換各自所擁有的技術,在此情況下,各自的“戰斗力”也能進一步加強。對于企業和消費者而言,這都是一件好事,畢竟車企可以通過合作化平臺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價格。
關鍵詞2 降稅、官降
今年3月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在汽車行業中,從消費者層面直觀來看,降低增值稅有助于降低其消費成本,此前就有車企因增值稅下調而降低汽車的銷售價格,消費者也成為直接受益人。
對于車企而言,降低增值稅,對于上下游產業盈利情況將會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整體利潤水平。從整體來看,增值稅減稅利好政策的出臺,也將助益整個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3 補貼退坡
今年6月26日,2019年度新能源補貼政策正式開始實施,按照要求,續航里程在250km以下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被取消,續航里程大于250km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退坡超過50%。
實際上,補貼新政的落地,將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淘汰賽,新能源汽車將回歸市場。同時,補貼退坡將開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洗牌期。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行業上市企業面臨著盈利難題;另一方面,除了蔚來、小鵬等頭部企業走上了正軌,大部分造車新勢力仍面臨著交付難題,補貼的退坡無疑令這些盈利能力本就有限的新勢力車企,雪上加霜。
有行業專家認為,在限購城市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本身就具有較高的購買力,隨著更多高續航里程、高品質、高品牌力產品的導入,消費者也將向這類產品轉移。此外,隨著純電動車補貼紅利的消退,受補貼政策影響較小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更具競爭力。
關鍵詞4“國六”實施
從今年初開始,不少消費者就已經將國六排放標準作為選車的先決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已經有杭州、海南、上海、天津、廣州、山東、成都等省市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
在國六排放標準實施前夕,不少車企開始全面清國五庫存。比如凱迪拉克、沃爾沃、捷豹、阿爾法·羅密歐等品牌針對國五車型,在北京市場動輒有著5萬元、甚至超過10萬元的優惠。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由于各地國六標準的實施日期迫近,也為了能夠提早消化庫存,大多經銷商都對國五車型進行了終端讓利,所以在國六排放標準實施前,購買國五車型可謂性價比最高的時機。”此外,據記者了解,如果購車后不將車輛外遷,只在購車地使用,現在購買國五車型在未來10年里受到環保標準制約的可能性不大。
關鍵詞5 新能源車召回
電動車安全,關乎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據國家質檢總局的召回數據顯示,雖然汽車產品整體召回大幅下滑,但新能源汽車的召回數量仍然呈現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汽車共累計發生了9起召回事件,涉及29976輛車,較去年同期上漲近一成。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召回過程中,電池問題成為最重要的一環。其中,蔚來汽車由于上半年出現數次自燃,受到質疑聲不斷。
對于電動汽車“三電”系統重要成員之一——鋰電池而言,安全、壽命、成本、能量密度這四者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如果能量密度提高,那么其他三者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當下,在探討如何提升續駛里程之時,更應該將電動車的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張凱)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