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經到來,但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寒潮卻開始逐漸顯現威力。美國咨詢公司IHS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車產銷量均下跌約7%。車市下行成為零部件企業業績走低的主要理由和擋箭牌。
近日,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諸如電裝、大陸集團、愛信精機、李爾、現代摩比斯、法雷奧、佛吉亞、博格華納、偉世通等紛紛公布了一季度財報。營收有漲有跌,而營業利潤則下跌十分嚴重,其中電裝下滑25.9%,大陸集團下滑17%,愛信精機下滑35.2%,李爾下滑23%。大陸集團甚至為此推遲了動力總成部門的拆分。
大陸集團 利潤大降推遲IPO
大陸集團日前表示,將把動力總成部門的拆分推遲到2020年。今年第一季度,雖然大陸集團營收基本保持平衡,為110.5億歐元(約合828.96億人民幣),但受汽車需求下滑和投資增加的影響,營業利潤下降17%,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也從去年同期的9.7%降至8.1%。
根據去年發布的拆分計劃,動力總成部門成立單獨的新公司,并命名為Vitesco Technologies。新公司原計劃今年中期上市,而現在大陸集團表示:“根據市場狀況,這一目標有望在2020年實現。”
無獨有偶。今年3月,大眾汽車集團宣布暫停旗下卡車業務部門Traton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籌備工作,直到市場環境有所改善。隨著市場狀況惡化,德國工業巨頭蒂森克虜伯也在重新考慮將業務一分為二的計劃。
“正如預期的那樣,今年年初全球汽車產量大幅下降。”大陸集團CEO Elmar Degenhart表示,預計下半年市場將出現好轉,全年的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為8%~9%,而去年為9.3%。
電裝 利潤跌兩成
作為日本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今年1~3月,電裝營收為1.45萬億日元(約合874.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1%;營業利潤為727億日元(約合43.84億人民幣),同比大跌25.9%。
從2018財年(2018年4月~2019年3月)全年來看,營收為5.36萬億日元(約合323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但營業利潤出現了23.4%的劇降,為3162億日元(約合190.67億人民幣),凈利潤同樣大跌20.6%。除了歐洲市場外,電裝在北美、日本、亞洲和其他地區的營業利潤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
電裝指出,營業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對未來領域的投資增加、品質費用、歐洲及中國市場減速等。其中,研發費用不斷增多,電裝2018財年在研發方面的開支為4974億日元(約合299.93億人民幣),占營收的9.3%;預計2019財年會達到5200億日元(約合313.56億人民幣),占營收的9.5%。
愛信精機 收益連降
今年1~3月,愛信精機營收為1.03萬億日元(約合621.1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營業利潤為441億日元(約合26.59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681億日元相比大跌35.2%。
從2018財年(2018年4月~2019年3月)全年來看,營收為4萬億(約合2412億人民幣)日元,同比增長3.4%;營業利潤為2055億日元(約合123.92億人民幣),同比下滑19%;凈利潤也下滑18.2%至1101億日元(約合66.39億人民幣)。
愛信精機預測,鑒于自動變速器銷量不太可能大幅增加,而投資費用、生產費用等會增多,2019財年的營收、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均將低于2018財年,其中凈利潤會再出現15.5%的下滑,2020年以后恢復增長。
李爾 營收利潤雙降
李爾發布的數據顯示,其第一季度營收為52億美元(約合349.87億人民幣),同比下滑10%;營業利潤為3.78億美元(約合25.43億人民幣),同比大跌23%。
“第一季度,李爾面臨著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工業生產大幅下滑。此外,當我們的客戶關閉他們的操作以切換到新模型時,我們經歷了計劃好的、但很關鍵的停工期。”李爾CEO Ray Scott表示,“最近完成的對Xevo的收購證明,我們正在致力于開發重塑汽車行業關鍵趨勢的能力和技術。”Xevo是一家汽車軟件開發商,提供云端、車載應用以及移動設備解決方案。
現代摩比斯 利潤漲一成
在下滑聲不斷的零部件企業中,現代摩比斯的第一季度數據比較亮眼。營收為8.73萬億韓元(約合507.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6%;營業利潤為4940億韓元(約合28.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8%。
“大型SUV、電動汽車及其他環保車的模塊和核心部件銷量增加,提振了季度業績。”該公司一位發言人表示。據了解,現代摩比斯嚴重依賴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的訂單,90%的營收來自向這兩家整車企業提供汽車零部件。這也說明,韓系車市場開始回暖。
法雷奧 歸咎于汽車產量下滑
法雷奧沒有公布利潤數據,只是公布了營收。該公司表示,由于全球汽車產量下降7%,一些主要市場的汽車產量下降幅度較大,第一季度營收下降0.8%,為48.4億歐元(約合363.1億人民幣)。如果不考慮匯率因素,則下滑幅度為3%。
照明、自動駕駛、電動化和節能系統均在法雷奧業務范圍內。一方面,該公司正投入巨資,推進電動化、傳感器和攝像系統的發展,以期從日益收緊的排放法規和汽車智能化中獲益。另一方面,法雷奧承受著汽車市場放緩和訂單減少的沖擊,這迫使其努力控制資本支出,并承諾新增1億歐元(約合7.5億人民幣)的成本削減。
盡管最近幾周股價小幅上漲,但該公司股價在過去12個月中下跌了44%。“在一個特別不穩定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環境下,我們正在推進計劃,以減少成本和資本支出。”法雷奧CEO Jacques Aschenbroich表示。
佛吉亞 日本歌樂收入囊中
佛吉亞同樣只公布了營收。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收達到43.25億歐元(約合324.46億人民幣),同比微增0.2%。亞洲和南美市場的增長抵消了歐洲和北美的疲軟表現。
對于佛吉亞來說,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逐漸增加。今年第一季度,佛吉亞在中國的營收為6.037億歐元(約合45.2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8%。其中,面向中國自主品牌的營收達到2.24億歐元(約合16.8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1.16億歐元(約合8.7億人民幣)幾乎翻倍,占佛吉亞在華營收的39%(去年同期為20%)。
“4月1日,我們在日本共同慶祝歌樂正式加入佛吉亞集團,從第二季度起,其業務將完全整合并入我們新成立的第四大業務部門‘佛吉亞歌樂汽車電子’。”佛吉亞集團CEO柯瑞達表示。至此,佛吉亞擁有四大產品業務領域:座椅系統、內飾系統、綠動智行系統和歌樂電子。“我們完全確認今年2月提出的全年指導目標。”柯瑞達補充道。其目標包括:營業利潤率至少達到7%、凈現金流至少為5億歐元(約合37.51億人民幣)等。
博格華納 利潤下跌推重組
今年第一季度,博格華納凈利潤同比劇降29%,為1.6億美元(約合10.77億人民幣);營收下滑7.8%,至25.7億美元(約合172.91億人民幣)。第一季度調整后的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12.2%降至11.5%。財報公布后,博格華納的股價出現4.5%的下跌,收于41.57美元(約合279.69元人民幣)。
為此,博格華納宣布,計劃未來兩年內啟動重組計劃,采取若干項削減成本的措施。該公司預計,到2020年底,重組費用將達到8000萬至1億美元,而這將給2021年帶來4000萬~5000萬美元的成本削減。“公司計劃通過節省成本,來維持整體的營業利潤率,同時增加投資,以支持未來在混合動力和電動領域的增長。”博格華納表示。
偉世通 凈利潤大跌78%
偉世通近來的日子相當不好過。財報顯示,其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劇降78%,至1400萬美元(約合9419.48萬人民幣),為此公司股價暴跌23.5%,收于60.95美元。該公司表示,運營方面的挑戰影響了利潤率,但預計這些挑戰將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有所緩解。
第一季度,偉世通的營收為7.37億美元(約合49.59億人民幣),同比下滑10%。該供應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不利的汽車產量和不利的貨幣走勢(部分被新業務抵消)是主要因素之一。此外,第一季度的毛利降至6600萬美元(約合4.44億人民幣),主要原因包括銷售下滑、墨西哥工廠轉移帶來的效率低下等。
至于新業務方面,偉世通的數字集群、顯示器和SmartCore座艙域控制器是該季度新業務的主要推動力,還包括電動汽車領域,例如電池管理系統。偉世通在2018年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中排名第69位。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