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9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夏鳴九表示,未來幾年將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窗口期。
夏鳴九稱,當前氫燃料電池進入產業高速化階段,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化布局上要補齊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鏈短板。而科技部也將按照汽車強國戰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鼓勵引導企業積極進行科技創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夏鳴九』
實際上,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政策東風”早已刮起。2016年,《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中首次提到“2020年我國加氫站數量達到100座,燃料電池車輛達到1萬輛”的發展目標。今年9月,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續超前曾表示,“十四五”期間將聚焦車用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以及制氫、儲氫、加氫等核心技術的研發。隨后,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其撰寫的《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中也表示,未來新能源汽車應該向混合動力汽車與氫燃料電池汽車方向發展,應及時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可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政策傾向性非常明顯。
但是,相對于在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布局,中國汽車企業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布局并不豐碩。此前,長城汽車曾成立氫能技術中心并成功控股上海燃料電池,根據其規劃,長城汽車將在2025年正式向市場推出成熟的氫燃料電池車型。此外,吉利汽車也曾表示要在2025年推出氫燃料電池量產車型。已經有所成績的則是上汽及奇瑞,自2014年上汽榮威950氫燃料電池汽車亮相之后,已于2016年入選《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而在2018年,奇瑞艾瑞澤5FCEV也已經亮相,據悉儲存35兆帕/3.85公斤壓縮氫氣的艾瑞澤5FCEV的最大續航里程能夠超過700公里。
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銷量反饋也不盡人意。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市場燃料電池汽車產量達到1275輛,同比增長了103%;而2018年1-11月的產量是465輛。不過,隨著中國氫能源汽車產業鼓勵政策的推出,相信會有更多的車企及相關企業進入這一細分市場,而長城、吉利等已經開始布局的汽車企業或將提前收獲政策紅利。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