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和挑戰總是形影不離,因此,汽車后市場在充滿機遇的時候,也同樣伴隨著挑戰,當前,汽車后市場行業主要有以下四大痛點:
1、汽車后市場已開始洗牌
這個局面對整個汽車后市場是一個好現象,但對參與競爭的企業來說則是災難性的,市場上永遠不缺商品和服務,缺乏的只是穩定忠誠的用戶群體。
一個二三線城市,汽車后市場的品牌數量就可能達到上千個之多,但絕大部分缺乏核心爭力,用戶粘性差,造成企業自我成長能力不足,最后依然是難以為繼。
2、企業“散、亂、弱、小”的問題突出
我國的后市場企業以民營為主,規模小、分布散,無品牌,這就導致了國內的汽車后市場布局相對散亂,極少有規模較大,實力較強、口碑較好的龍頭企業出現,引導后市場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此外,還存在分銷渠道時間過長,配件和流通都比較復雜的問題,導致成本過高而利潤低,又進一步使渠道成員銳減。
3、盲目燒錢買流量,換不來持續發展
很多互聯網企業通過巨額勝資和打價格戰,試圖用走量的方式擠占市場份額,然而,即使是把成交量和用戶數量做起來了,其實對這些企業來說也井沒有太大好處。
一方面他們采用的人工促銷等各種費用,造成了成本的上銷量增長幅度遠遠高于利潤增幅,這就造成了單量越大,賺錢越來越少這樣一個怪圈。
4、互聯網和實體店何去何從
線下的實體門店受到互聯網的強勁沖擊,但互聯網企業做汽車后市場,也并非順風順水。
能夠取得成功的人,是既看到了互聯網工具帶來的便利,也決不輕易放棄線下門店的優勢的人。
那么,針對這四大痛點,學會如何止痛就得至關重要了。
首先,要徹底改變汽車后市場的慣有雪模式,學會將高價格、高毛利的營銷形式,轉型為低單價,高占有的形式。
其次,要意識到電商潮流是勢不可擋的,順應潮流,抱團取暖成為必然。
再次,啟用產融結合,物貿結合,服務營銷這些模式來造更多的盈利點,用渠道數量來度過銷售淡季。
最后,不要將產品,競爭手段同質化,只有在干干萬萬家雷同的企業里找到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做別人無法復制和代替的事情,做好差異化、一站式的連鎖渠道模式,才能屹立不倒。
優勝劣汰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僅僅想著利用傳統經驗管理輪胎店、修理廠、汽車美容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留給企業轉型的時間不多,形勢相當嚴峻。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