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華泰汽車集團與曙光汽車集團在遼寧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關注與丹東市孫志浩市長、何志勇常務副市長等相關領導的見證下,股權交割儀式終于在遼寧丹東完成。隨著兩方股權的交割完成,華泰汽車也將坐擁新能源乘用車與新能源商用車兩大生產資質。
在股權交割前的9月27日晚,曙光股份晚間發布公告稱,華泰汽車集團與曙光股份股權交割辦理完過戶手續,曙光股份當日發布了股權及公司控制人變更公告。大股東曙光集團已受讓9789.50萬股給予華泰汽車。權益變更后,華泰汽車持有曙光股份共計1.4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1.27%,躍升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曙光股份實控人變為張秀根和張宏亮父子。
華泰汽車集團董事長張宏亮表示,雙方戰略重組后,將通過充分發揮華泰汽車與曙光汽車產品互補、資源互補、渠道互補等各種優勢,同時,抓住國家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有利時機,把握中朝聯合發展、丹東成為開放特區的機遇,曙光未來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對于未來曙光股份的發展,華泰控股集團、華泰汽車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秀根強調,一定要把產品和質量放在第一位,產品與質量是汽車企業的“生命線”,一個整車企業,沒有幾款好的、叫得響的產品,一切都是空話。吉利汽車近幾年來發展迅猛,就是在產品與質量上面下了苦功;華為更是埋頭苦干幾十年,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最終唱響全球。曙光未來也一定要著力打造一兩款“拳頭”產品,集中精力和資源,做專、做精、做強。
華泰汽車新能源藍圖
按照規劃,華泰汽車計劃在2020年實現50萬輛的銷量(傳統能源40萬、新能源10萬),為此,華泰未來還將新推出5款新能源車型,并導入包括1.5T、1.5L發動機、6AT以及9AT等在內的新一代動力總成。
華泰汽車在此之前對外公布的新能源“666”計劃中,即未來華泰新能源將打造小型電動車、三廂轎車、SUV等6個整車平臺,掌握純電動、增程式、燃料電池等6種產品路線,擁有整車電控、電機控制、電池管理等6項技術。
華泰還將以北京工程研究總院為中心,天津、上海及北京新能源研究院三大設計分院為支撐,俄羅斯、德國慕尼黑、美國硅谷三大技術中心為依托的整車研發布局體系,從而全面實現與黃海的資源整合,進而達到技術優勢的互補。形成華泰汽車新能源的藍圖,隨著收購事項的完成,遼寧丹東和錦州,也將擁有5萬輛商用車產能。
具備布局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曙光汽車
公開資料顯示,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汽車整車、車橋及相關零部件為主營業務的跨地區企業集團,旗下擁有“黃海汽車”和“曙光車橋” 兩大品牌,并已取得新能源汽車商用車生產資質,其中黃海客車是國內兩大公交客車生產企業,也是華泰汽車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
曙光股份旗下的新能源客車共有10 款進入第4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包括3 款純電動客車以及7 款混動客車。收購曙光股份被認為既能滿足華泰汽車加碼新能源汽車的布局
整體打包上市
在股權交割完成前從外界看,華泰汽車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將成為曙光股份的實際控股方,是為了借曙光股份這個“殼”,將原先打散的傳統整車業務和新能源汽車業務整體打包,注入華泰汽車集團后實現上市。對于此次華泰汽車“借殼上市”,有專家分析指出,華泰汽車上市更多的是一個資本的運作,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在資本市場獲得融資。
多次延期始末
2017年1月,曙光股份的大股東遼寧曙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書》,將持有的曙光股份19.77%的股份和21.27%的投票權將轉讓給華泰汽車。
按照當時兩方的協議,19.77%的股份將分為14.49%加5.28%兩筆轉讓給華泰汽車。
同年7月,曙光集團向華泰汽車轉讓遼寧曙光5.28%的股份完成過戶登記,但本應在此之前轉讓的14.49%股份則先后5次延期,而這也引發了外界的關注和猜測。從去年7月至今,每次延遲的原因各不相同。
有媒體報道,最后一次延遲發生在今年6月22日,曙光股份公告稱,一直延期是為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公司新能源汽車準入實施方案的編制和論證工作,對新能源準入實施方案進行進一步論證、優化、細化和完善,經商定,將14.49%股權交易涉及的股份過戶時間調整至2018年9月28日前完成。
華泰銷量與利潤成正比
2017年,華泰汽車依靠2018款圣達菲成功在年末實現逆襲,全年達成銷量13.3萬輛,同比增長81.6%;2018年伊始,由于大環境和汽車產業變革等因素,華泰汽車1 -8月份,華泰汽車累計僅銷售5.4萬輛,同比跌幅達16.5%,平均每月銷量僅有6000余輛。在傳統燃油車逐步退出舞臺之前,華泰汽車急需新能源產品的大量補足,填充和豐富產品線,以呼應市場需求。
從凈利潤上看,華泰汽車2014-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9.84億元、8.55億元和10.40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130.20億元、144.39億元和150.17億元。三年凈利潤加總接近30億元。雖然在銷量上略有下降,但凈利潤保證了其企業的良性發展。
2017年曙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8.0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1.55億,2015年、2016年亦是虧損。2017年公司主營客車、SUV業務的生產量和銷量均出現較大下滑。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華泰汽車集團董事長張宏亮在曙光干部大會上做了三點表態:第一,加大對曙光的支持力度,增配資源,支持曙光做大、做強; 第二,堅持現有經營班子、2018年經營目標和績效考核“三個不變”;第三、一定善待曙光廣大干部員工。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曙光將持續以產業報國為己任,高舉民族工業大旗,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為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做出新貢獻。
華泰汽車與曙光股份完成股權交割,力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力,是大勢所趨。從華泰汽車方面看,即可實現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又能與曙光股份能在生產資質方面達成互補,成為中國少數擁有除“牽引汽車”外所有車輛種類整車生產資質的汽車制造公司。而曙光汽車方面,在公司主營出現銷量及凈利潤下滑時,與華泰聯合,是止血最快的方式。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