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文件(《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對企業的設計、研發、生產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未來將引導和促進造車新勢力加速產業化步伐;同時,還將有效地打擊造車投機行為”。另有行業人士指出,“這個要求對股東資格要求很高,防止了借項目圈錢后套現的風險出現”。
在趙英看來,文件在向汽車全行業發出明確信號:“不管新能源汽車的時代何時到來,車企都要對傳統燃油車的產能進行轉換”。崔東樹也提出,“禁止新建燃油汽車企業應該是政策的一慣性嚴格??刂瞥擞密嚭蜕逃密囶悇e生產能力,防止產能擴張無序”。
有分析指出,文件是政府職能下放的重要舉措,未來,地方政府在汽車投資項目的管理上將承擔更多的職責。不過,某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直言,“發改委在放權的同時,也提出了非常嚴格要求”。
上周五(5月25日),一份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以下簡稱“發改委”)下發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引發汽車行業震動。《征求意見稿》內容顯示,該政策將于2018年內公布實施,但具體時間并未確定。
自《征求意見稿》新政實施之日起,《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27號令)、《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發改產業【2017】1055號)、《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2004年第8號令)等將同步廢止。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見稿》第二條明確提出,“完善汽車產業投資項目準入標準,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市場主體投資行為,引導社會資本合理投向,防范盲目建設和無序發展。嚴格控制新增傳統燃油汽車產能,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著力構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體系”。顯然,《征求意見稿》將涵蓋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等多個領域,涉及汽車產業的投資、監管等多個方面。那么,這一新政未來將對我國汽車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為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采訪了汽車行業專家。對于《征求意見稿》,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趙英表示,“該文件是國家在汽車工業技術革命的轉折點上,從宏觀層面上做出的政策調整”。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撰文指出,“從文件的編制思路看:將推動各地發展新能源的體系配套能力,尤其是調動地方政府的推動新能源車普及環境建設。投資管理規定的指標具有前瞻性,既避免了過度的重復建設損失,也避免了新能源泡沫的過度膨脹”。
打擊造車投機行為 提高新能源準入門檻
具體來看,《征求意見稿》第十三條明確對“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新建企業法人”提出必須滿足的八個條件,其中包括“一、所有股東在項目建成且產量達到建設規模前,不撤出股本。二、股東擁有整車控制系統、驅動電機、車用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的知識產權和生產能力,且對關鍵零部件具有較強掌控能力。……四、主要股東股權高于三分之一,自有資金和融資能力能夠滿足項目建設及運營需要……五、 產品研發機構已經建立,并具有:1.從純電動汽車概念設計、系統和結構設計到整車研制、試驗、定型的完整研發經歷。2.專業研發團隊和整車正向研發能力。3.整車控制系統、車用動力電池系統、整車集成和輕量化等方面的研發以及相應的試驗驗證能力。4.車身及底盤制造、車用動力電池系統集成、整車裝配等主要試制工藝和裝備能力。……七、上兩個年度累計研發投入不少于2億元人民幣。八、 產品售后服務保障有力,承諾對項目建成投產后5年內銷售的產品質量投?;蛴上嚓P企業提供擔保。保險公司或擔保企業近3年凈資產與擔保期內新建企業銷售的產品金額相適應”。
對此,趙英分析認為,“這明顯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對企業的設計、研發、生產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具體和嚴格的要求,未來將引導和促進造車新勢力加速產業化步伐,提高產品的質量水平和生產能力”,他還說,“在加速優質的造車新勢力實現產業化的同時,還將有效地打擊造車投機行為”。崔東樹表示贊同,“這個要求對股東資格要求很高,防止了借項目圈錢后套現的風險出現”。
嚴控燃油車產能 調整產業結構
《征求意見稿》第十條對禁止燃油汽車投資項目做出明確規定,“(一)新建獨立燃油汽車整車企業。(二)現有汽車整車企業跨乘用車、商用車類別建設燃油汽車生產能力。(三)未列入國家區域發展規劃的現有燃油汽車企業整體搬遷至外省份。(四)燃油汽車僵尸企業股權變更”。
另外,對于現有汽車企業擴大燃油車生產能力,《征求意見稿》第十一條也做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包括“上兩個年度汽車產能利用率均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上兩個年度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均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等六項具體條款。
在趙英看來,這是向汽車全行業發出明確信號:“不管新能源汽車的時代何時到來,車企都要對傳統燃油車的產能進行轉換”。
崔東樹也提出,“禁止新建燃油汽車企業應該是政策的一慣性嚴格??刂瞥擞密嚭蜕逃密囶悇e生產能力,防止產能擴張無序”。
明確責任和義務 管理權限下放地方政府
《征求意見稿》第五條明確了汽車產業投資的“管理權限”,“汽車整車和零部件投資項目均由地方投資主管部門實施備案管理。其中,汽車整車,專用汽車和掛車,以及發動機、車身總成、車用動力電池、燃料電池等汽車關鍵零部件投資項目由省級投資主管部門備案管理”。
有分析指出,這是政府職能下放的重要舉措,未來,地方政府在汽車投資項目的管理上將承擔更多的職責。不過,某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直言,“發改委在放權的同時,也提出了非常嚴格要求”。
記者注意到,《征求意見稿》第二十六條明確了“地方投資主管部門責任和義務”,“地方投資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等規定,依法依規辦理汽車投資項目備案,并通過《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及時將備案信息報送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
針對地方政府引入汽車產業投資項目的標準,《征求意見稿》第十二條提出,“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含現有汽車整車企業跨乘用車、商用車類別建設純電動汽車生產能力)投資項目,所在省份應符合四方面條件:1)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樁車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新能源汽車僵尸企業和僵尸資質清理工作全部完成;4)現有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均已建成,且產量達到建設規模”。
為了防止地方政府之間的不公平競爭,第三十二條還明確提出:“地方政府不得妨礙市場公平競爭,違規為汽車投資項目提供稅收、資金、土地等優惠條件”。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