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三(4月25日),“2018(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就將大幕開啟。在全球汽車行業(yè)正面臨巨大變革之際,在中國汽車產業(yè)即將全面放開的“前夜”,作為汽車業(yè)界新科技、新技術、新產品隆重推出的舞臺,本屆北京車展將展現出一些怎樣的變化,又有哪些新的特點?
近日,北京車展主辦方的代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本屆北京車展將呈現出新品展、精品展等特點;同時,“造車新勢力”正式走上舞臺也將成為本屆車展的一大看點。
為了能夠幫助眾多汽車愛好者們更為直觀、透徹地提前了解本屆車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特別邀請了幾位有著十多年從業(yè)經驗的汽車媒體精英,就本屆北京車展上的新變化、新特點,分享他們的獨到見解。
新能源大放異彩 合資車企能否后來居上
當被問及對于本屆車展的關注點時,多位媒體精英不約而同地給出了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的答案,而這也與車展主辦方所介紹的本屆車展的特點不謀而合。“今年的北京車展,新能源汽車應該會大放異彩”,中國汽車新聞網&品匯汽車總編輯魏學珍表示,而對于“造車新勢力”,則關注他們會有怎樣的呈現。
中國汽車新聞網&品匯汽車總編輯魏學珍
據悉,今年的北京車展,吸引了來自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200多家參展商,將展示車輛1022輛;其中全球首發(fā)車105輛(跨國公司全球首發(fā)車16輛,跨國公司亞洲首發(fā)車30輛);概念車64輛;新能源車174輛,其中中國車企新能源車124輛。
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得到長足發(fā)展,同時已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市場,自主品牌也相應地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
然而,伴隨“雙積分”政策的實施,以及本周二(4月17日),發(fā)改委所明確的將于今年取消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等,都促使合資車企在新能源方面不斷發(fā)力,其產品也正陸續(xù)面世。在此背景下,會否為已占據先發(fā)優(yōu)勢的自主品牌帶來壓力?
“肯定會有壓力,隨著政策紅利的退出,市場將成為企業(yè)的勝負手。但沒有到行業(yè)洗牌的程度,因為上汽、廣汽、吉利等優(yōu)勢企業(yè)已經占有成本、技術和口碑優(yōu)勢,在未來的競爭中依然占據有利位置,淘汰的將是一些沒有技術儲備的一些品牌”,《車壹條》創(chuàng)始人劉磊濤表示。
而小米商業(yè)媒體汽車事業(yè)部總經理王巍則有著不同的觀點,“在新能源領域,合資車企并非消極應對或者技術不足,而是在洞察時機準確切入市場。目前國內相應政策對自主品牌有較大的支持力度,但當新能源市場完全放開,才會真正考驗國內車企研發(fā)、產品實力。在這方面,自主品牌其實面臨著同常規(guī)能源車型一樣的壓力”。
《車壹條》創(chuàng)始人劉磊濤
“造車新勢力”集中亮相 成敗關鍵還在落實
相比新能源,業(yè)界對于造車新勢力的關注程度或許會更大一些。當前,“新四化”浪潮正席卷整個汽車行業(yè),在互聯網科技的廣泛應用下,汽車行業(yè)近年來涌現出一批“造車新勢力”;而2018年,更因為部分新勢力的產品量產而被稱之為“造車新勢力元年”。
據悉,本屆北京車展上,除特斯拉、騰勢、長江、前途將以全新面貌展出之外,蔚來、Polestar、奇點、愛馳、威馬、拜騰、正道、歐拉、云度及江淮大眾等一批“造車新勢力”也將首次亮相北京車展。
劉磊濤認為,“新造車企業(yè)的優(yōu)勢和劣勢都十分明顯,未來決定企業(yè)成敗的關鍵在于,在傳統車企完成轉型之前,新造車能否利用人工智能、智能互聯和定制化生產等優(yōu)勢迅速在市場中形成規(guī)模效用”。
對此,魏學珍也有著類似的看法,“伴隨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發(fā)力,將會對以新能源為主的造車新勢力逐步產生影響,這一影響在今后的2-3年會越來越明顯”。
“汽車百年發(fā)展歷程證明,汽車這類大規(guī)模普及的高價產品,用戶使用周期長、購買周期長。造車新勢力都有不錯的想法和概念,但只有真正落實并呈現給消費者才能跟傳統車企競爭”,王巍對此說到。
小米商業(yè)媒體汽車事業(yè)部總經理王巍
展位更顯捉襟見肘 “精品展”特點突出
昨天,一張由本屆北京車展主辦方“流出”的展位圖,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人們的普遍感受就是,各個車企的展位統統“縮水”。正是因為“造車新勢力”的加入,使得北京車展本就緊張的展位變得更為捉襟見肘。原有參展商只得壓縮展臺面積,精選展車,這在很大程度上令本屆北京車展“精品展”的特點更為凸顯。
對此,三位車媒精英都認為具有積極意義。“車企必然會展示自家的拳頭車型和代表未來的概念車,這就意味著車展的含金量會更高,并且對觀展的消費者和媒體來說更加高效”,劉磊濤表示。
在王巍看來,車展并不是越大越好,“像國外的幾大著名車展規(guī)模可能僅有國內車展的一半大小,每家車企的展臺也都是重精而不是多。所以壓縮展臺,將重要的內容呈現出來,讓消費者一眼看到重點,也是不錯的方式”。
魏學珍認為,“市場只有百花齊放,才能更加絢麗”;同時,他也向其他本屆及以后各個車展主辦方提出建議,“對于造車新勢力,能否像豪華車一樣集中在一個展館里,便于大家觀看”。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以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在全球汽車行業(yè)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而有著國內汽車行業(yè)風向標意義的北京車展,在歷經近三十年的發(fā)展后,更是已經成為影響力廣泛、深遠,備受各界矚目的國際頂級車展。就讓我們期待下周開幕的第十五屆北京國際車展吧。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