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多家外媒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希望針對進口車制定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借非關稅壁壘遏制進口車在美國的銷售,從而保護美方利益。但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在美國國內,特朗普政府已經宣布要放寬汽車排放及燃油經濟性標準。
《華爾街日報》引用匿名高級行政官員和行業高管的話稱,特朗普已責成環保署、商務部等多個部門制定方案,尋求利用現有法律為進口車制定更為嚴苛的排放標準。
兩名美國汽車業高管也向路透社證實,上周在白宮舉行的會議中美國商務部部長威爾伯·羅斯提到了這一想法,而汽車行業并未要求或支持政府這么做。
對進口車“高標準 嚴要求”
對于上述報道,美國白宮發言人莎拉·桑德斯沒有做出正面回應,僅稱特朗普“將繼續推行自由、公平、互惠的貿易措施,以促進美國經濟發展、繼續使工作崗位和制造業重返美國”。當然,特朗普所認為的“自由、公平、互惠”究竟是什么樣子就不細說了,單單“就業牌”就是特朗普從最初競選拉票到現在任職總統發布各項政策最常使用的卡牌之一。
《華爾街日報》稱,落實新規有難度,特朗普政府內部意見也不統一。還有人擔心,任何新的美國非關稅壁壘都可能違反WTO規則。該方案目前尚處于計劃階段,環保署官員正為此尋找法律依據。環保署正在討論,是否可以借由大眾汽車集團的柴油車排放違規行為,在不違反美國《清潔空氣法》的情況下,針對進口車制定更嚴格的規則。此外,環保署同時也在尋找其他可能產生更廣泛影響的替代方案。
誰從中受益?而誰又不幸遭殃?
《華爾街日報》稱,進口車門檻提高,會直接導致這些車采取更加昂貴的技術,或給這些車的進口增加更多障礙,增加的成本需要汽車廠商或進口商來埋單,最終可能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全球汽車制造商協會首席執行官約翰·博茲拉稱,該提議“是一個壞主意,是保護主義的借口”,并警告稱,此舉“將提高消費者購車價格,并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行動。”
長期以來,美國汽車制造商一直在敦促日本、韓國和其他市場取消非關稅壁壘,他們認為這些壁壘不公平地阻礙了美國汽車向這些國家的出口。一位美國政府官員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這一提議旨在降低美國工人在美國生產汽車的相對成本。
該提議主要針對的是來自歐洲和亞洲的進口車,也是特朗普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攻擊的目標之一。根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車將獲豁免,但該協定正在進行重新談判。
那么,這一提議會對亞洲和歐洲的進口車帶來有何影響?琦玉工大寧波LTO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電投集團中央研究院氫能首席科學家柴茂榮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尾氣排放有加州ZEV法規和全土LEVEL 3法規。加州法規相比較嚴,相當于LEVEL4以上。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一半都是在法規更加嚴格的加州銷售的,包括豐田的燃料電池汽車。因此,加嚴法規,對日本車有利,而對歐洲車不利。因為歐洲車在柴油車排放造假后,難以應對美國LEVEL 4的NOX排放。”
另外,還有一些車型是在中國生產并返銷至美國,沃爾沃就是其中之一,那么沃爾沃是否也會受影響?對此,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余寧看起來并不擔心,他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對高檔車的影響有限。此外,沃爾沃本身的排放標準就不低。”余寧還向記者透露:“沃爾沃馬上也會實現美國本地化生產了。”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