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發布了“關于擬暫停部分企業《公告》的通知”,通知對列入第2批特別公示的企業進行了匯總,并將特別公示期滿后,仍未申請準入條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業名單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
崔東樹表示,目前國內確實存在著許多運營狀態不佳或者已經成為“僵尸企業”的車企,中機中心發布的通知是希望通過強硬手段,迫使僵尸企業或者基本退出市場的企業真正退出,這將有利于車市整體的規劃發展。
3月28日,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機中心”)發布了 “關于擬暫停部分企業《公告》的通知”,其中涉及34家企業。
通告指出,“按照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特別公示車輛生產企業(第2批)公告》和《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工信部產業〔2012〕349號)的要求,我中心對于列入第2批特別公示的企業進行了匯總,現擬將特別公示期滿后,仍未申請準入條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業名單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確實存在著許多運營狀態不佳或者已經成為“僵尸企業”的車企,中機中心發布的通知是希望通過強硬手段,迫使僵尸企業或者基本退出市場的企業真正退出,這將有利于車市整體的規劃發展。
事實上,關于落后汽車企業退出市場,我國早有明文規定。2012年,工信部就曾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中指出,為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汽車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汽車行業建立落后企業退出機制。至此,汽車行業的生產資質“終身制”被打破。
此后,工信部又在2015年發布了《特別公示車輛生產企業(第2批)公告》,并公示了包含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客車及運輸類專用車生產企業、摩托車生產企業在內的92家問題企業。另外,公告還要求,特別公示期間,不受理被特別公示企業的《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產品申報,這也意味著上述企業已經被加上了桎梏。
經過整改和管理,目前仍有34家未申請準入條件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企業。那么,根據《特別公示車輛生產企業(第2批)公告》的指示,被公示的企業將暫停《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且不得辦理更名、遷址等基本情況變更手續。不難看出,此次“關于擬暫停部分企業《公告》的通知”,讓本就經營不善的34家企業雪上加霜。
雖然中機中心表示,“各車輛生產企業如有異議,可于2018年4月3日前將書面意見反饋至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但是這些長期半死不活,或者已經成為“僵尸企業”的車企在期限內恐怕很難通過考核,這意味著上述企業或許難逃退出中國市場的厄運。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