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球多個投資機構的分析認為:中國和美國應該采取務實和理性的態度,通過擴大貿易促進平衡,以談判解決分歧和摩擦。“這更像是一場沖突,通過解決其中一些問題,來平衡兩國的利益。”
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正是基于自由貿易政策,這才讓投資成為可能。“所有在美國設廠的全球汽車公司,實際上都在幫助其工業化,并在美國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僅大眾汽車集團在美國,包括經銷商和供應商,就直接或間接提供了12萬個工作機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綜合外電報道,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仍在繼續,來自全球投資機構、政府智囊和非官方組織等,均呼吁中國和美國應該保持談判,并重申承諾放松兩國間的貿易準入,以避免爆發貿易戰。
由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減少美國與中國間的貿易赤字”,部分國際投資者預計,雙方的貿易壁壘會上升,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可能發生更加激烈的貿易戰。
根據美國媒體本周一報道,美國方面希望中國削減美國汽車關稅,購買更多美國制造的半導體材料,并讓美國企業更多地進入中國金融業。
目前,中國對國外汽車征收25%的關稅,根據美國方面的數據,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汽車總額為106億美元,約占對美進口額的8%。
在特朗普對鋼鐵和鋁制品提高進口關稅后,有消息稱,會有專門針對中國,計劃高達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提高關稅。上周五,中國對特朗普的“加稅”舉動給出回應,宣布計劃對美國進口的30億美元商品征收額外關稅,目前清單中沒有提到大豆或飛機,它們在中美貿易中所占比重最高。
據稱,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和貿易代表羅伯特,正在考慮訪問北京進行談判。
來自黑石基金、阿伯丁標準投資等機構的專家表示:中國和美國應該采取務實和理性的態度,通過擴大貿易促進平衡,以談判解決分歧和摩擦。“這更像是一場沖突,通過解決其中一些問題,來平衡兩國的利益。”
對新興市場研究的相關經濟學家表示,中國也可能給“依賴中國市場的美國公司以壓力”,如蘋果、微軟、星巴克、通用汽車、耐克等。
對于特朗普的“加稅”行動,大眾汽車美國首席執行官Hinrich Woebcken給出了明確的立場:貿易保護沒有贏家,自由貿易是汽車行業所需要的。Woebcken還表示,他在三周前在田納西州曾親自游說美國副總統,就此問題進行了討論。
Woebcken認為,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正是基于自由貿易政策,這才讓投資成為可能。“所有在美國設廠的全球汽車公司,實際上都在幫助其工業化,并在美國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僅大眾汽車集團在美國,包括經銷商和供應商,就直接或間接提供了12萬個工作機會。
類似的例子很多,包括寶馬、奔馳、現代和大眾等公司,均在美國投資建廠,如果沒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這些投資都不會實現,這需要包括墨西哥在內的,強大的供應基礎。
“我們的團隊一直在評估這類商業案例,有時候達到一個臨界點,就可能有巨變。有專家早些時候說過,汽車行業真的非常敏感,一些差異就可能造成,這個工廠遷到捷克或其他地方。” Woebcken說。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