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雙錢輪胎的控股公司華誼集團一則公告,讓合資輪胎的前景蒙上了陰影。公告稱,上海華誼集團出資1.07萬億元受讓米其林(中國)持有的安徽回力10%股權,華誼香港出資3.02億元受讓米其林持有的安徽回力30%股權。
本次交易后,法國輪胎公司米其林集團從上海華誼旗下公司安徽回力完全撤退,回力全部股權重新劃入上海華誼。
業內人士認為,米其林退出,宣告了米其林與回力之間的16年合資關系終止。隨著多家合資輪胎企業勞燕分飛,中國輪胎品牌也將獲得更多獨立發展壯大的機會,但擺脫了合資依賴,能否實現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輪胎產品轉型,對中國輪胎行業來說,仍是巨大的挑戰。
作為中國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本土輪胎品牌,回力輪胎和米其林一樣擁有悠久的歷史。2001年,雙錢股份與米其林合資成立上海米其林回力,米其林控股70%,雙錢股份持股30%。2010年初,雙方結束合作,雙錢收回回力品牌,原因是合資公司十年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1年,雙方合作重啟,共同成立由中方控股的合資公司——雙錢集團(安徽)回力輪胎有限公司,米其林現金入股40%。新公司將生產和銷售回力牌轎車和輕卡輪胎。如今,雙錢輪胎的控股公司華誼集團再次把回力的股權全部收回,證明米其林和雙錢輪胎的完全分手。
雙錢輪胎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是為了進一步聚焦自身核心優勢,強化自有品牌形象,更好地專注各自的發展戰略,此舉符合各方的最佳利益,有利于“回力”、“雙錢”、“米其林”品牌持續發展。
不過,有消息稱,此次米其林與回力“分手”,米其林曾計劃進一步增持安徽回力股份,導致雙方鬧僵,最終形成現在“全面退出”的局面。
值得關注的是,米其林和米其林(中國)退出生效日后,CFM和米其林(中國)將從安徽回力撤回全部管理人員,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支持的質量和技術專家,上海華誼、雙錢公司和安徽回力自行負責安徽回力的市場銷售和渠道發展。
雙錢輪胎公布的2016年年度財報顯示,輪胎業務營業收入84.5億元,同比增長20.82%。盡管中外輪胎企業合資無疑會給雙方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但中國輪胎品牌和原有市場不斷弱化,自主研發產品不可避免地觸及了外資的技術產權,雙方合作得并不愉快。
業內人士認為,經過16年的國際化合作,回力通過合資掌握了跨國公司規范管理經驗和先進技術,通過資本整合,實現了技術、市場、管理等綜合優勢互補,雙方分手已不可避免,但是在脫離了合資后,如何提升品牌形象,讓中國品牌輪胎在輪胎行業和汽車企業中更具有話語權,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
國內部分輪胎合資轉獨資企業
■2003年
米其林沈陽輪胎轉變為獨資企業
■2004年
普利司通(沈陽)收購中方所有股份成為獨資公司
■2004年
佳通成為完全獨資公司
■2011年
日本東洋橡膠成為獨資公司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